免费文学 > 鹌鹑 > 湖还是海

湖还是海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

    李白惊醒,发觉自己躺在床上,而杨剪就在主卧外的阳台,隔了一层玻璃和一层影影绰绰的纱帘,是他看得见的地方。

    杨剪换衣服了,那件砖红色的高领毛衣,买的时候李白就觉得毛线织得不够密,现在这人靠窗站着,面前那块玻璃打开,只留一张窗网,就像是不需要保暖一样。天色一派晴寂,连朵云都没有,高对比度之下,那一块红就像要跃入那片瓦蓝,风吹进来,爬过门,带着他的烟灰味儿撞上暖气,同样是半冷半热。

    李白靠上床头,也给自己点了支南京,静静地看着杨剪的背影。某些短暂的记忆窸窸窣窣地爬上他的脸,砸石子似的,填入他空空荡荡的大脑。

    还差几分钟就到中午十二点了。

    现在是怎么一回事?

    他昨晚睡着了。睡了这么久,留着门,留着手机,可杨剪没走。为什么会睡着——他哭得止也止不住,而杨剪坐在茶几对面,沉沉看着他,也对他说,我们现在不适合谈话。

    所以就睡觉了。那一大桌饭菜吃了不到一半,全被李白丢进塑料袋里,睡前他又把杨剪的手缠上床头的柱子,抱着种注定徒劳的不管不顾,而那人仍然什么都没有说。是他自己失眠到半夜,跪在床边解开的绳子。

    当时杨剪好像已经睡着了。

    你在想什么呢?李白看着砖红肩头的那块光斑,轮廓柔和,好像琥珀。

    当杨剪真正生气的时候,他是非常安静的。

    这也是李白早已明白的道理。

    如果三天之前没有见罗平安那一面,事情或许不会变成这样。

    李白掐灭烟头,数不清第多少次地这样想着。可以说是飞来横祸了,一大早刚开始营业,那人突然钻进他的店门,要来体验体验明星待遇,还要老熟人优惠价。李白没拒绝,笑眯眯地接待了,反正离顾客预约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一个圆寸又能理出什么花样。

    罗平安是个话痨,瞧着镜子叨叨个没完,说他这几年大变样了,不但出了名,还不再是那种只会病恹恹瞪人的阴森鬼了,说他终于成熟了不少,非要跟他聊天。李白有一搭没一搭地应,这人智商不高,情商也相当于没有,他一直觉得讨厌,但好歹是杨剪从小混大的朋友,聊着聊着,也就自然聊到了杨剪。

    “你还真别不信,你哥也算我半个媒人呢!”神秘兮兮的,罗平安梗起脖子,示意李白靠得近点,而李白不得不拿开推子避免给他剃秃一块,对此故弄玄虚显得有些不耐,“媒人?做梦呢吧你。”

    “嘿,不信自己问你哥去,人证物证俱在——”罗平安嗤笑,“我要结婚了,过来剪头就是想有个新面貌,新娘子就在温岭认识的,当时在青旅有人欺负她,我和你哥一块把那几个孙子摁住揍了一通,姑娘就芳心暗许啦!”

    李白愣了愣:“温岭?浙江吗?”

    “比我小五岁,连云港人,家里是做水产生意的,不过在北京上过学,”罗平安惬意地闭上眼,“我把她接过来住她也能适应,以后我俩的目标就是把她家的海鲜卖到首都来!这个月就婚礼了,在大董烤鸭,包里还有请柬呢,待会儿给你一张,你记得自己把名字写上,到时候赏个面儿来!”

    “……”李白的手指碰上推头,“嗡”的一声。

    罗平安还在自说自话:“嗐,说这么半天废话,你哥给我当伴郎你可能不来吗?要是兄弟俩只随一个份子可有点不地道啊!”

    “你们什么时候去的温岭?”李白问。

    “嗯?就……大概去年年底。”

    “一五年年底?”李白盯住镜面里罗平安的眼睛,“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八,十二月九,十二月十,对吗?”

    “应该是吧,”罗平安仰脸瞄他,目光古怪,“这谁记得清。”

    我记得清。李白想。我记得那天我从剧组回家了,但杨剪不在,一声招呼也没打,十号晚上九点杨剪推开了家门,风尘仆仆,洗了个澡就睡了。

    我没有问。李白又想。

    那年春节过得不早不晚,他还带我去了庙会,我们在颐和园的湖上玩冰车,坐同一辆,他在我后面,好用力地抱着我,但我们的车还是翻了一回,被石子崩的,牙齿磕到冰面,冰有土味儿,土的味道是甜的。

    他的手机屏幕碎了。

    我的牙很坚固,还是整整齐齐。

    可是杨剪,他怎么能这样,春节后他就把自己的补习班解散了,四个班,二百多个学生,一年上百万的收入,好像连犹豫都没有,他不再开设新的春季课程。他去北京四中应聘并且成功,以前自己干的时候,他把补课来的普通班吊车尾带上了985211,每次考试都是物理往上拉分,这样的情况年年都有,从只收西城这么几个学生,到全北京的都来找他,也不过花了两三年而已,校园里的老师们对他早有耳闻,他去应聘,本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他在高二待了半年,接着就直接跟高三了。

    我以前给补习班买的那些投影设备,实验仪器,想当作惊喜,一直拿不出来。

    我也没有问。

    并非不关心,不好奇,确切地说有一段时间李白每天做梦,梦的永远是杨剪莫名消失之后去做了什么。他不问的原因也很简单,只是因为以前问得太多了,累积的经验告诉他,站在杨剪面前等待一个不会出来的答案实在太煎熬,而对其他无关紧要的人提出问题,就很容易。

    比如现在。

    “你们去温岭干什么啊。”李白不经意般问道。

    “你哥真没和你说过?我当时还觉得奇怪……他怎么没带上你,”罗平安拧了拧眉毛,“就是他过去看了看他姐,天刚亮吧,一个人站在沙滩上,可能是想和姐姐待一会儿。”

    李白剃完鬓角,盯住那块青灰,开始理下面的碎发。他有点发不出声音。

    好在罗平安说话向来不需要别人唱和,“他没弄墓地,把遇秋的骨灰撒到那片海里了,小镇叫石塘,据说是全中国第一道曙光照的地方。这也没和你提过吧?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前几年他刚从山里出来那会儿,我找他吃饭,他说他马上要过去看看。有人生重大转折的时候总得和亲人说一声,你哥在这点上还是挺传统的。”

    “去年叫上我,其实我还真没想到,杨剪那么独一人……主动叫我?状态很不对劲,比刚回北京那次还差,该说他是平静得过分还是暗潮汹涌呢,像打了一仗似的,经历了什么巨大打击,问他他也不说,我就感觉要是放他自个儿过去他就得跳海了,这么破天荒找我,说不定是在求救呢?”罗平安的眉头已经完全蹙起,褶子深深地堆着,“而且以前我也喜欢过遇秋嘛,没追上也有情分在,这么多年了也没看看,就找单位请假跟他过去了。”

    李白努力回想,答案却只有一个。杨剪至少去过温岭两次,不,应该是三次。但每次出发之前,他都不在。

    如果是求救,杨剪找的也不是他啊。

    他不知道当时的杨剪是什么样子。

    只知道再回到自己眼中时,杨剪已然恢复了原状。

    “结果真去了他还表现得挺正常的,”罗平安继续说着,“看了看海,吃了吃海鲜,最后一晚我们待在青旅,一群人在客厅里抽签玩,输了要任人宰割的那种,杨剪就抽了个烂签,惩罚项目是翻钱包。”

    后脑勺头发长得很乱,李白屏住呼吸,轻轻剃薄。

    “然后就翻了呗,钱没几张,卡也没几张,这人还真不露富,就最不起眼的那个夹层塞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你们两个站在北大未名湖边上,柳树底下……脖子上还挂着工作证,好像是戏剧节?我帮忙去抬道具,你帮忙去化妆来着是吧,都还是俩小孩呢,”罗平安顿了顿,他看见李白两眼充血,“还有一张,是他姐。趴在桌子上歪着头笑,我记得手上有条红玛瑙链子特别吸睛,整个人很漂亮,也挺时髦的,有个没眼力见儿的张嘴就问是不是女朋友。”

    “杨剪跟他笑,不是,是姐姐,这么说的,那人就说给个微信呗,我当你姐夫好不好?他们一大帮人都是一伙儿的,全都醉醺醺瞎起哄,说遇秋肯定盘儿靓条顺没全身照真可惜,杨剪就不说话了。结果那群孙子吃了瘪不死心呗,后来又盯上我媳妇儿了,要惩罚人家小姑娘脱衣服,手也摸上了,杨剪突然间站起来,也没骂人,直接把那人提溜起来踹墙角了。”

    “刚才说过对面朋友一大堆对吧?寡不敌众的,那我当然要帮我兄弟。刚才还以为这么些年这人已经怂了,”罗平安乐了两声,一拍大腿,“好家伙,高中那会儿跟豆芽菜似的,校门口十来个职高混子也不是没干过,我们俩在一块,怕过谁?给那群小流氓好一通教训,就是当晚被拉派出所去了,本来两天就能回来。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嘛,没有这茬子破事儿我还不会认识我媳妇儿。”

    “也是邪门,本来是杨剪出头英雄救美,人也帅,没像我这样发福,为什么爱上我了呢?只能说你哥这人打起架来太猛太疯狗,那种爱死死爱活活的愣劲儿,把人家给吓着了。”罗平安美滋滋的,又开始眉飞色舞,“还得感谢你哥这么凶,我碰上我的真命天女,人姑娘没摊上注定让她心碎的坏家伙,你也没多一个情敌。这一切都是命啊,是命运!”

    李白没再说一句话,他整理好罗平安的发型,收了三百块钱和一张请柬。钱留下,请柬却扔了,他心里对罗平安的厌恶又上升了一等,混着种莫名其妙的嫉恨,实在是无法送上真诚的祝福。他临时定了两张贵得要命的机票,截图给杨剪发过去,说“我们一起去一趟”,给预约的顾客做好发型之后已经是下午两点,他回到家里,蹲在沙发上等。

    等到三点出头有了答复:刚开完备课会,马上监考,有事回家再说。

    李白问:什么时候回家?

    杨剪回:说不准。

    李白做饭,收拾东西,待到天黑,没把人等到,好像也不必再问了,截图上的起飞时间清清楚楚,杨剪摆明了不打算加入他的旅行。于是李白把饭菜又热了一遍,几口锅都接上热水,把碗盘泡进去保温,又把两只收拾好的行李箱留在家里,独自打车去了机场。没有时间托运了,好像也没了给自己带换洗衣物相机面膜等等的必要,他只穿了件大外套,外套口袋里面是必须带的手机和证件。

    还有钥匙。

    飞到台州又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黑车,赶在黎明前,李白到达了石塘镇。昨天才知道这片海的存在,如今上赶着就来了,似乎也不能说是“终于来到了这里”。

    天气不好,没有日出供人欣赏,他站在海岸线旁绵延的低丘上,只能在浓雾中看到渔船模糊的影子。

    他又跑上沙滩,脱下鞋袜,挽起裤腿。冬日的退潮时分……那些海水踏上去却像岩浆。

    是脚上磨破的口子沾了盐水?

    明知道不是。

    也不看看海水里有什么啊。

    可杨剪站在这里的时候,就是会开心的吗?

    那杨剪又是为什么要回来自找苦吃?

    为什么,宁愿叫上那低俗的、无聊的、早该抛弃的,狐朋狗友。

    却对他守口如瓶?

    因为他是这一切的起因?

    他做了坏事,所以杨遇秋死了,所以杨剪才痛苦,一直到现在?

    他不值得依赖,不值得信任。

    谁都有那么几个老问题,总会自己问自己,找不到答案。也正是因为无法回答,它才越来越老,问得越来越多,几乎要成为习惯。

    李白发觉自己快要走进海里了,水已经没到膝盖,他又换了个方向,沿着退潮的痕迹穿过沙滩,走到了全是礁石的地界。

    脚被硌得好疼,摔了个大马趴,裤子都湿透了。

    他哆哆嗦嗦地给杨剪打电话:“哥,哥你在听吗?”

    “马上上课,你说。”

    真不凑巧,七点五十六分,你们老师的生死时速。李白垂眼看着表盘。

    “你昨天晚上回家了吗?”他问。

    “月考卷子有问题,赶着重印,这种事不好让女老师干,”杨剪匆匆道,预备铃在他那边响了起来,“你在哪儿?”

    “你快去上课吧。”

    “你自己去温岭了?”

    “我没有。”

    “……抱歉。”

    “什么啊,你快去上课吧。”李白挂断了电话。

    那天杨剪又打来了两次,李白没准备好,怕自己又干出什么后悔一生的事,就没有接。他发短信说自己没事,不用担心,杨剪就真的不再找他了。一天下来,李白骑着自行车,差不多把这小镇走遍,他想象杨剪站在每一处时的模样,也回想起很多旧事,有关杨剪在自己面前的保留——不止一五年底那一次,那人默默地来了这里,事实上杨剪经常独自一人离开北京,有时长有时短,短到李白都没发现,在外面跑剧组回来帮他把大衣送去干洗,在兜里翻到折叠的机票,才知道这人又走了一次。

    那次是去贵州。

    其余时候李白连目的地都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走,又什么时候回来,他没有去强求,更不敢去跟踪,那都是惹人讨厌的,他明白,他只是想知道杨剪去了哪儿。

    当然问过,得到的答复总是敷衍,一个拥抱,或是一句“我困了”,到后来干脆变成“和你没关系”这样的话了。

    这也是大多数时候争吵发生的原因。

    这种状态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杨剪定下来,不再四处跑。时间线对得上了。是从去四中工作开始。是从温岭回来,又一次见过姐姐开始。

    已经有一年了啊。

    可争吵似乎也没有因此而被杜绝。

    李白找了家青旅住了一夜,这旅店就建在滨海大路旁边,站在房顶,可以看到崖下黝黑的水面,听到拍打的浪。一弯明月皎洁。可是太冷了,李白还是回到楼下,在客厅看一群大学生玩狼人杀,晚上他睡在上铺,天还没亮,他又起床赶大巴往台州去,下到一半就从床上掉了下来。

    几个室友被吵得咕哝几嗓子,接着又是鼾声大作。

    全身都疼,后背尤甚,那感觉就像被人揪住打了一顿。李白默想,我是笨到了这个地步,还是倒霉到了这个地步,艰难地爬起来,转圈走了走,做了几个简单动作,确认没有骨头断掉之后,他就离开了这里。

    十二月三十日,李白回店里看了看情况,在夜晚回到家中,他用钥匙给自己开门,却见杨剪坐在餐桌边,自己留下的那些菜还没吃完,杨剪也没做主食,就着一杯凉水慢慢地吃那盘胡萝卜炒肉。

    周五了,怪不得。周五终于到了。李白踩下靴子,脱下外套,他觉得自己不像是出了远门的模样。

    况且就算出了也不用跟杨剪报告,互不干涉舒服就好,这不是他们一直以来的默契吗?一开始不适应,可是后来他努力做到了。就像开店以前,他想去哪个剧组直接拎包走人就行,从不被过问,是他自己主动说,那好像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杨剪去贵州,去其他什么地方,也不需要对他解释。

    那样好麻烦。

    好重的负担。

    说多了还会尴尬,破坏两人费力维持的平衡。

    是不是这样?

    然而杨剪却放下筷子,靠上椅背看着他:“你去了。”

    李白扶着墙棱,静静地回望。

    他忽然在想,那种平衡会否并未存在过,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的臆想。他和杨剪都是喜欢自欺欺人的那种人吗。

    杨剪又道:“罗平安都和我说了。”

    “什么时候?”

    “今天下午。”

    “哦,那时候我在飞机上,”李白垂下睫毛,笑得有点羞涩,“哥,你是不是也觉得罗平安是个大嘴巴傻叉儿?干嘛还给他当伴郎啊,别理他了。”

    “……”杨剪审慎地说,“你应该等我回来。”

    “可是你不回来,”李白低着头往厨房走去,“我等不及想去看一眼,就去了。”

    在碗柜旁的抽屉里翻找,他拎出一袋速溶豆浆,一袋黑芝麻糊,拆开倒在同一只碗里。这两种东西混合冲泡在一起是杨剪喜欢的口味,他还买过一些让杨剪拿到办公室,也不知道那人喝过没有。

    “我想烧点纸,但没地方卖,只有卖那种小烟花和仙女棒的,不太合适,”他缓缓倒入热水,用一只铁勺搅拌,“我只能和姐姐说对不起。我说了。说了好几遍。”

    “你不用说。”杨剪的声音从餐厅传来。

    “是吗?”李白的手僵了一下。

    “我没有告诉你,就是因为我不想让你去。”隔了一条走廊,一个厕所,这声音听不清楚。

    “是吗。”李白又道。因为我去了,姐姐就算能看到,也不会开心。因为那是你心里非常纯粹洁净的地方,某种程度上,能在你“很不对劲”的时候给你一点安慰,我去了,就踩脏了。是不是这样。

    他看着自己的手颤抖着,从方才的抽屉里拿出一个药瓶。家里地方小,只能把药箱和这些冲泡的干货塞在一起。

    而家里除去胃药之外最常备的就是安眠药了。

    李白越想越觉得,杨剪未免太温柔,把话说得那么委婉,顾忌自己的感受。但也正是这种温柔让李白难过得无所适从。

    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不会多说……只是乖乖地等着他回来,或是干脆少在家里待着,距离产生美,小别胜新婚——这是杨剪想要的状态吧?

    是方便杨剪出去工作,消化伤痛,探索世界的状态。

    李白的确试着做过,非常用力地试过,但现在好像做不下去了。杨剪好像在一次次的推拒之下离他越来越远,而他现在想到杨剪会再次踏出那扇家门,离自己更远那么一点,心里就会悸痛。

    真的不要那样……你有什么,开心还是难过,也要让我陪着你啊。

    李白看见自己的手拧开药瓶,倒出三片,用瓶盖碾碎,再撒进那碗糖水里。最终还是搅得不够均匀,混起来太容易结块了,但杨剪和他说过,那些结块也很好吃。

    端着小碗,李白穿过走廊,站回餐桌前。他把装凉水的杯子推到一边,把小碗放在它原先的位置上。

    “那我以后就不去了,我再也不去,”勺柄往杨剪手心塞,他俯身,轻轻贴在杨剪唇边,一字一句的开合都抵在那里,“哥,你说什么我都会去做的,如果当时你没有上课,要我跳海,我也会跳。”

    说着他闭上眼睛,能感觉到杨剪张开了嘴,薄唇柔软,呼吸湿润而滚烫,“我看到一个很合适的断崖,旁边就是公路……”也能感觉到那只手终于打开,握住了那柄勺子。

    “你说什么我都会去做的。”喃喃重复着,李白勾住杨剪的脖颈,坐上他的大腿。他要看杨剪把那一碗都吃掉,在此之前,他绝不会站起来,不会离开。不。不对。又错了!

    他永远也不要离开。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