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学 > 愿君无忧:万里河山相送 > 第五十章 星夜疾书

第五十章 星夜疾书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风过晓轩窗,白烛燃尽,指间墨已生香。

    倾城穿一身淡粉广袖纱裙,银丝绣出的花蔓枝纹,在烛光映照下更加灵动。

    衬得人肌肤赛雪,容颜似月,周身流光溢彩,宛若琉璃花霰,散落满室风华。

    她再次将一盏新烛台放于长桌,盘坐于软席之上,扭头看看紧挨着桌子底下放的两大箩筐竹简和一大箱医术,再次很崩溃地打个哈欠。

    她手里的书刚一放下,烛火苗便摇晃两下。

    舒口气,推开眼前的纸张,拿起放在席子上的玉笛,胳膊一伸便搭在了桌子上,然后脑袋往上一压,整个上半身就倚靠在桌边。

    火光映衬下亮油油的长书桌,摆放着一只两寸高,三寸长的八字交叉形状,且延伸出一条波浪线出口的玻璃蒸馏瓶,瓶口的淡黄色液体已经冷却,凝固成粗糙不平的粘稠膏体。

    一只透白的玉笛正顺着瓶子的线条缓缓移动,形成有节奏而又清脆悦耳的旋律,碧绿的玉坠和雪青的流苏,在烛光下反射出温润的光泽,与玻璃上的斑斓十色交相辉映,看起来颇有韵味。

    安静的夜晚能听到这样轻柔舒缓的音律,让人觉得无比放松。

    昨晚睡前看了妙韵姐的书信,才知赫连峥也赶来,正依照倾城通过商铺暗桩传去的书信,逗留琼林驿附近暗中探访。

    相信再过不久,他也能查出龙王庙和黄山县之间的关系,这样她也能在解决红溪郡疫情之后,第一时间查出鱼惜娇为何暗害于她。

    龙王庙之遇险,目的是什么还不太清楚,只能时刻小心,多搜集些线索,以期以后能化被动为主动。毕竟鱼惜娇害她总有个原因,这其中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只要暗中静待,鱼惜娇和她背后的秘密总有被揭开的一天。但她也不能坐以待毙,苦耗时间,所以派人暗中关注鱼惜娇是最好的,也许能揪出背后的大鱼。

    鱼惜娇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必然有背后势力支持,而她告诉赫连峥,让他去查,一方面是信任赫连峥的能力,同时给他和秦妙韵制造些相处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卖赫连峥一个面子,毕竟鱼惜娇是赫连峥的大嫂,若他去探查,也可考验一番,赫连峥在大是大非面前的人品作为。

    倘若她派其他人查,就要牵扯上大月国王室身份,稍有不慎会引得两国间隙,而且以她的人手去大煌国境内暗访,也束手束脚、多有不便。

    倒不如让这个赫连峥这个本国人,且身份能力重大的人物去查查看,也许,通过此事,不仅看出赫连峥这个友人是否值得信赖。

    而且一旦查出鱼惜娇确有害人之心,她也好让盛襄侯府私下里给她个公道的说法,不必放到台面上说,不然得罪了盛襄侯府这种强大背景的“大树”,确实让双方皆有所损,而且这样也不用伤了与赫连峥的多年友谊之情。

    所以,她现在暂时可以一门心思放在研制解药上,争取早日完成承诺,让端王爷能心甘情愿,调兵支援她大月国。

    一想到金翊扬临走时凝重的神色,这回大月国与大漠国之战,定然比之前更加棘手、更加凶险。

    而且,到现在她也没收到蓝蝶等人送来的书信,也不知扬大哥那边怎么样了?

    今早忙了一天,从知府的管家那里要来不少医术,希望从中得到灵感和解方,而南境春也没见到,不知他去了哪里,又在干什么?

    眼下要用晚膳了,她身心放松下来,才有空去想金翊扬和大月国那边的事情。

    就是想到金翊扬那边毫无消息,她才静不下心来,索性趴在桌上,盯着那白玉笛出神。

    这笛身白玉乃是大月国与大漠国交界地区—西域道,所特产的羊脂玉,异常珍贵,是她父王在她十岁生辰时送的,唯一一件最珍贵的礼物。

    金翊扬便亲手将此玉石雕刻为一笛一箫,笛子转赠于她当作他送自己的生日礼物,而玉箫则在次年金翊扬生辰上,被她转赠回去了。

    玉箫是余料所制,颜色不纯,让通体有飘花之色,宛若白帆之上青鸟与繁花绿叶交织,看起来也别有韵味。

    然而这玉笛却通体润白,悬挂的青色玉坠儿和流苏,则是金禅亲手所制。

    一对乐器经过打磨雕琢,再经过修饰润色,更具有灵性。

    比如在玉坠和流苏上悬挂了,一颗拇指粗细的圆珠,虽色泽雅淡,却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吹奏时,圆珠子会发出隐隐悦鸣和淡淡光晕,配合乐曲、真气以及秘法可以摄人心魂,特别是控制动物更有奇效。

    这对乐器上各有一颗对应物种的灵珠,就是金翊扬为了控制猛兽所制,玉箫配青珠,控制青灵鸟,玉笛配白珠,控制白灵蛇。

    两颗珠子以动物血肉淬炼滋养,再辅以药物提炼而出,后期经过声乐训练,可控猛兽,但是这其中任何一环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都是巨大的,所以金翊扬只做成功了两个。

    那日煌河遇袭案发时,失控的白灵,就是因为多日为对它进行药物冶疗和乐曲控制,才导致她们合奏乐曲时,没能第一时间安抚住白灵。

    当然还有极大可能,白灵是被施了其他秘药,导致它异常凶猛,对血腥味更加敏感,进而攻击人类。

    对此事,她和金翊扬都还不太清楚,到底白灵是被谁抓走,又服用了什么药物?而能从大月国抓走白灵,又将其引入大煌国皇城之中?

    其背后能力定然强大,而其中目的却只是为了刺杀皇家巡船,让人很是深思不解。

    话说能控制巨型猛兽的药物,必然耗费极大的心血去研制和实验,比如魅宫里的毒物,也曾耗费过沁大妃很多心血,光是测试药性的实验品,都每年换一大波。

    那些年被倒霉当作实验品的人和动物,尸体常常堆积如山,隐藏在魅宫最阴暗肮脏的地方。

    若不是倾城去过几次魅宫,死里逃生,还真发现不了沁大妃这么大的秘密,然而时机还未成熟,她暂时不会像国人和她父王,揭露沁大妃阴毒的一面。

    这么一细想下去,加上上嫣阁地下暗室里片片堆积的尸体,当时就觉得和魅宫的场景有些相似,却没多想。

    如今把这三件事联系起来,突然觉得有些微妙的合乎情理啊。

    但若沁大妃参与此事,也用不着这么多尸体当试药品,但若说没参与,那有些相似的制药手法和驭兽手法又当何解?

    红溪郡疫情突发也是由动物感染病毒引起的,煌河遇袭是由动物失控引起的,上嫣阁地下暗室的尸首和毒虫也是动物。

    这三者看似毫不相关,且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吻合,然而总觉得它们之间有些关联。

    是否是倾城想多了呢?

    她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解释她的疑惑,所以就看赫连峥那边有什么收获吧。

    从鱼惜娇开始,以此为突破口,或能找出黄山县的神秘组织与上嫣阁的关系,也许顺藤摸瓜发现上嫣阁地下暗室的尸首与毒虫,从何而来、为何而生。

    而她这边,只要研制出解药,便能明白瘟疫病菌和驭兽解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正在深思间,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还不待倾城反应,有一人便踏门入室。

    倾城抬头去瞧。

    来人黑衣金面,气度不凡。

    只见他步如踏雪逐风,衣袂翻飞之声恰似风吟松涛、雪落青枝。

    披一身星辉光华,更觉得月色无边、美好无限。

    在门开的一瞬,便将那屋外的香露春风、虫鸣花语、皎月流光也尽数引来……

    有意思,君无忧竟然真的来了。

    她还以为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忙的不可开交呢。或者是根本不屑来见她,毕竟她给他的侍卫们留话时,也没多期待他真的会来。

    中午那会儿,在翻阅古籍医术时,碰到不少棘手的问题。

    尹府管家送来的三大筐医术里,竟有一大筐是她看不懂的书。

    五国各有其文化习俗,她熟识的除了本国和敌国的文字,就属大煌国了。

    毕竟大煌国强盛,历史文化悠久,只因前朝为大宋,兼具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到新朝建立,其中的文化习俗也没有多少改变。

    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的赶潮流的穿越者,中华之文明历史、文化典故、朝代更迭,莫不熟识。

    所以大煌国是她心中最看重的地方,其文化习俗也更熟悉清楚。但是得来的医术中确有一国文字不知,即为幽族之国度。

    相传他们种族在前宋朝灭亡时,也随之尽数覆灭,而今唯有其中其文化瑰宝遗留下来。

    如今世人能了解幽族之事的就不多,何况认识其族最晦涩难懂的文字?一是没有学习这个种族文化的必要,二是政冶因素,五国之中皆不希望国民再习其种族文化,都怕再生复兴之火苗啊。

    所以,找到一个看懂幽族文字的人实在稀缺。而且找这种人或者培养这种人,也是惹祸上身,常人怎会如此。

    巧的是,倾城在去问问南境春的路上时,碰见回来的付尧幻,无意中抱怨此事,却得到对方提点,说是他家王爷就会,但此事从不对外张扬。

    只因他身为王爷的独家暗卫,私下里又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才知道这个秘密。

    倾城听闻,当即喜上眉梢,去见君无忧。

    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侍卫们说端王爷带领尹知府等一众官员们出去办公了,他们也不知道王爷何时回府。

    倾城得知也就随口留了句话,觉得请这尊大神没啥希望。毕竟那就一箩筐看不懂,也没太大损失,从其他医书找找也差不到哪去吧,也许幽族医书中也没多少有用的呢。

    现在,这个王爷当真来了,面具尚未取下,连衣服似乎也没来得及换。

    看来,这位大爷也不是那么难请,还挺通情达理,她之前估计是对他有点误解和偏见吧,或者对于他的市井传言有些偏听偏信了。

    就是不知道这位大爷是否也好说话。但是倾城不敢多想,那日一位大将自刎后,血淋淋的头颅,真让她触目惊心,实在不敢再想下去。

    她赶忙支起身子,匆匆整理下桌案,然后从容地从卧席上站起,打起精神迎接这位爷。

    君无忧从始至终未曾停步,直至书案前,才停住看了月倾城一眼。

    “这类书有多少?”

    倾城一瞬间懵然,没听懂,不过一秒通透了,赶紧把盯着面具的视线收回来,指了指卧席一角放的三大筐书中的一筐。

    她心里挺好奇君无忧这人的。算上今天,他们见过五面了,似乎人前或对外公开时,他总是戴着面具,只有在人少时或者身边人在时,才以真面目示人。

    比如温泉那次,上嫣阁酒席那次,饶州童知府府中会见几位官员那次,他都未曾覆面。

    这回覆面来见她,她猜测,是把她当那些平头老百姓一样的外人吧。

    倾城觉得稀奇,一时愣神想起他的真面目,想不通如此天纵骄子一般的人物,作何要与面具示人。

    想得出神,冷落了贵客啊。

    直到感觉一声轻微的嗤笑和突然冷颤的气氛,她才回过神来。

    一瞧,人已经拿起一本书,盘坐在书桌对面了。

    这下挺好,不用她费心招呼人坐下了。仅仅五次见面,说熟爷也不敢熟悉到哪去,毕竟两人除了和亲有点联系,真没啥联系,何况她也不是主动聊话题的人,对方也不是那种听得来闲话的吧。

    总之这下挺好,直接进入正题。她刚才盯着人看了一会儿,也不好意思,还真不知开口说啥。

    倾城抽出纸铺好,开始研墨,马上要开始记笔记了。

    然而,对面的人突然把书放在桌子上,倾城一惊,赶忙住手,抬眼看向对方。

    她不明白是做了什么让对方,好像有点不高兴的样子,难道是刚才研究他的面具,惹得此人不悦?

    “这是医书?从哪里找来的?”

    放在桌上的一本书,面上印着四个看不懂的字,倾城伸头瞅了一眼,又看向君无忧,眼里有些迷惑不解,回道:“我看不懂啊,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医书,反正是托管家找来的。”

    倾城起身将那一筐筛选好的,看不懂的书拉到左手边,靠近桌角方便。

    然后翻了一本最上面的书,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听送来书的小厮说,大部分是从靠近城北的一家书坊,以及城内各处的医馆收集而来。至于那些名字……我没太关注,也没记清。想来,书坊一般都会分类吧,应该不会拿错……况且他们也不一定认识书名,拿错了也情有可原。端王爷问这是何意啊?”

    倾城皱着秀眉,坐回座位上,心里苦逼,难怪送来这么多书,要把她累死不成?

    她继续研墨,将砚边放着的一只特质羽毛笔拿起,头也不抬的说道:“我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那个,遇到不是医学方面的页数,你可以略过,或者看快点,只要讲到草药、动物之类的多加留意一下,然后读一下,我好记上,回头整理试用。”

    倾城说完,把羽毛笔尖沾了点墨汁,在纸上写了记号文字,试了下,没问题后,又嘱咐似的说了声:“您稍微读慢点儿……”

    写了几个字,还不见动静,倾城抬眼看向对面的人。

    他不知何时摘下了面具,倾城之前还正想建议下呢,毕竟看书时面具很遮挡视线,本来灯光就不亮,戴面具就更碍事了,这下她也不必说了。

    看到他的面容,她有一瞬间的失神。

    正事要紧,得赶紧完成今日的任务,不然又要熬夜了。

    她立马收回思绪,侧目看了看烛火,又去找来一盏灯,拉来一个矮凳靠在桌案边,将灯盏放置好。

    做完这些,才开口道:“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王爷迟迟未出声,可是有什么准备不妥的,或是有什么疑惑和为难之处?”

    君无忧淡淡一皱眉,心想他可不是因为灯光的问题,遂直说道:“既然不是与医术相关的书籍,你为何还要翻阅?”

    倾城绷嘴,抬眼一瞧,笑着说:“

    学医也需与业内百家交流,以先人仁者之心为冶病救人的榜样和目标。

    我自认技艺比不得南神医之列,不得多多学习下前者大能之人的学问?

    这次瘟疫来势汹汹,感染程度也很重,聚集多家医学界人物,费时费心都没能在第一时间攻破疫情。

    所以我觉得,我必须查阅各类古籍书物,况且,说不定讲述幽族文化故事里,能获得意外的线索和灵感呢。

    ”

    倾城捋起额前的细碎发丝,给二人拿了个茶杯,放在桌上,斟满香茶,见对方目不转睛看着她,好似再审讯一个意图不轨的人犯一样。

    便淡淡一笑,接着解释道:“

    多了解一点也没啥坏处嘛,这个幽族挺神秘。

    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生存、发展起来,必然内蕴生命力,而它们再次遗留下来,想必也蕴有某种价值和能量。

    其文化中或许能留存一些的智慧和成果,也可供旁人借鉴,有识之士视若珍宝,窥其一端则补余之不足。

    这些遗失在历史长河中智慧之光,重现不易,得之更不易。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知其一二,学以致用,扬于正道,岂不美哉?

    这也是学者理应追求的目标,也是医者者能去圆梦和探寻的境界,更是我学医的初心。

    当然,若能顺便增长一下,自身的见闻和眼界,就再好不过了!总好过当那种井底‘丑’蛙,浑浑噩噩、毫无意义的度过人生吧?

    ”

    集百家之所长,汇于一方。这是倾城对五国文化都接纳的原因,探解医学难题亦然。

    君无忧听此,久久未言语。

    若是医书还好,若是其他书就不好了……

    内心突然有什么触动,但转瞬即逝,他未曾多想,只觉得是第一次认识这位大月国的燕三公主。

    ……

    热气袅袅,盘旋而上,茶香四溢,满室墨韵。

    纸与瓷,水与风,在摩擦、碰撞、沸腾、吹拂中交织出静谧的乐章。

    这些将会是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氛围,将是难以忘记的场景吧。

    他暂时放过了她,只因她刚才的一番话,合情合理,并无威胁,甚至有些说不清,捉不住的……意趣相投之感么?

    他翻开书册,伸出四指按压在纸上,另一只左手静静抚摸白底青花瓷杯,拇指上带的玉扳指碰到杯壁,发出两声清脆的短音符。

    茶杯在手中轻晃两下之后,窗外有一人影晃动,如枝摇叶动,没有人看清。

    接着人影忽然跃起,如回风流雪,飘云过隙,顺着一阵清风徐来,好似绿叶在空中慢悠悠地打了个旋儿,随即轻盈一闪,在黑夜之中便了无踪迹。

    这人便是那位,人前跟随端王殿下左右的得力干将、人后隐形于各方势力之眼的奉君嘉使——徐风驰。

    ……

    倾城瞥见对方有些奇怪的举止,眼里露出稍稍不解,但也没多想多问。

    说实话,对于这位未来的丈夫,不太熟,性子也比常人更难捉摸。

    即使见过的数次,照他人也该能聊上几句,比如南境春。身份在高点的,如君无憾也好,脾气直爽火爆点的,如雷豹大哥,都挺好相处呀。

    然而,她和那些官员、老百姓们,感觉应该差不多吧。

    对君无忧的感觉,有敬佩其战场威名和谋略才识,又参杂点难以匹及、畏其气场和王权的情绪。

    上嫣阁楼中,他凌厉剑招,轻易破开她的伪装,而审讯前梁州知府温泰及晋北首将的那次远观,仅仅不多的场面,就让她敏锐地感觉,他难以接近。

    以她的能力和心机,碰上这些人物,都不够虐吧?

    连他身边之将臣,都对他恭敬有礼,言听计从,全身心的拥护或是畏惧,这样的待遇和看重,比起君主之尊,也不相上下。

    所以,她被他此刻深沉静默的气势搞得有些无所适从。

    这种情况下,能打破彼此尴尬氛围的只有公事公办的话题吧?

    他晃动茶杯,她以为要添茶水,便连忙起身为他倒了一杯热茶。

    再次坐下,左思右想,请人来帮忙,确实要服务周到些。

    今日匆忙没有准备,就将就下,待明日再备些好的茶点吧。

    她接着说道:“我这里是有些简陋了,粗茶淡水的,怠慢贵客了,还请王爷原谅,并没有想到您真的会来,明日定会备好这些。哦!这些书里的内容,您看着合适的就读给我听,不是的便自行略过吧。”

    “幽族文字不是谁都能学的。”

    误会他刚才的举动了,不过他不需要解释,也不想任何人知道。

    君无忧紧盯着倾城,似乎要看出倾城说这话是否还有别的意图。

    “呵呵,那行。学不成就学不成呗,反正现在也没心思和闲时间去琢磨那玩意儿。”

    倾城明白对方的言外之意,暂时把那份好学之心、好奇之心,统统压下来。

    灯火明灭,不知又燃尽了几根。

    倾城搁下笔,揉揉手,数了下看过的书和剩余的书。

    按这进度,还需两个晚上便可将这一筐全部看完。

    白天可以整理笔记,暂时调配些药物试试,然后把那两筐书快快看看,剩下的时间和南境春那些医者多多交流下,顺便把笔记和药方改进下。

    到了晚上再看看幽族的医术,加上古禅给的那本行医手札,多方面一结合,加紧赶工,三天之后有很大可能研制出解药。

    倾城偷偷伸个懒腰,感觉有点儿饿了,好像晚饭没吃诶,便用商量的口吻说道:“要不今天先到这儿?”

    因为熬药的原因,她屋子的窗户边摆了四个小茶炉,其中一炉一直温着茶水。

    此刻休息,便想起来了,连忙给对方到了一杯茶。

    “休息一下吧,我得把这些要点整理下,配几幅药试试……剩下的估计还有四五十本呢,一晚上也看不完的,要不……辛苦王爷明天再来一趟?”

    倾城拿起一沓纸,盘坐的腿早已偷偷跪坐起,心里已经迫不及待要送人走了,遂边说着边看向君无忧。

    他怎会看不见她的小动作,没说什么,扫视一下窗台的药炉,没再多说一句,径自起身离开。

    倾城盯着背影,抚摸着脑袋,心道:看样子是心情有些不好诶,但是为什么突然这样,难道是刚才说的话和举动又什么不妥吗?

    她想不通,明明也很礼貌啊,还很周到地给对方添茶送水,特别是中间那会儿,她一边奋笔疾书,一边额头冒汗着来回给人递茶水,甚至伸个胳膊就能够到的书,都是她及时递过去的,没叫对方费力。

    这伺候这么热情周到,就是怕惹得对方不快,毕竟请人帮忙办事,脸色要好。

    但是怎么突然的,对方就生气了。

    莫非……

    是明天让他再来一趟,让他不太高兴?

    可是她理解不了,这有啥好生气的呢。明摆着今天书是看不完,她说的合情合理,他应该听的懂,不应该计较这个。

    而且她照顾对方,早点让人回去休息,也没错吧?

    还是说她说话该委婉些,语气和态度要柔和些?

    倾城摇摇头,边收拾书桌,边想着。

    也没那个必要,搞得自己多么有求于人、低声下气似的,平平常常交流就成了,她说不来拐弯抹角的话,对方也不喜那些虚委的言行吧。

    透过窗户看向庭院,正是皓月当空,树影如荇的好景色。

    想到明日还要让这位大人物迎晚霞黛空而来,再披星戴月而归,瞬间想明白了。

    明晚就多准备些夜宵吧,当做谢意,并邀他品尝,如若他无意,也不强求,自个儿顺理成章吃了正好,也不会觉得不合时宜。

    所以多准备些吃食才好,毕竟很可能是她吃,总得多做些好吃的备着。

    说实话,也不知道到了她这个岁数还长个子不?

    但若是合理饮食加锻炼,兴许还能再长高点,这样她就可以伸手够到秋水种的葡萄藤了。

    怀着对回家之后能大吃大喝的渴望,倾城不一会儿就进入梦乡。

    翌日辰时,倾城才睡醒。

    昨天熬夜整理笔记,趁热打铁配出两幅药方。

    今天要开始试药了,拿哪个小家伙去试,却让她为难了。

    昨日知府的管家送来不下十筐小动物。

    有家禽虫鱼,狗猫兔鸟,而牛羊之类的大型饲养,在湖州城这样缺水少粮的情况下确实不好弄来。

    那些大的家禽也没必要去做实验,还要浪费更多药材。

    选来选去,倾城还是觉得院子墙角围起来的三筐小动物最合适,就是小狗、小猫、还有兔子。

    给小动物们喂好试用药剂,叮嘱院子里几个家仆照看下,她便换了身衣服,拿着研制的药方,兴冲冲地从后角门出了知州府,直奔檀溪医馆。

    隔了一天才来,檀溪医馆却不同前日那般冷情,偶尔有一两个病人进馆问诊,甚至还有不少湖州城新近被感染的巡城士卒来看病。

    城中大部分大夫,要么被知府派到城区的隔离区冶疫,要么被调往守城兵营和陇西边军营,剩下会医术的都是医术不够精湛的郎中,也没多少愿意诊冶。

    何况,檀溪医馆最近施行义诊,大多疑似瘟疫感染的患者都选跑这儿来,当然城中百姓大多也听说过这医馆坐镇的主医师,不仅人好心善,医术与那些老大夫更是不相上下。

    倾城站在一棵粗壮茂盛的古槐树下,瞧着十米开外的医馆,懊悔自己走的匆忙,竟然忘了准备些面罩。

    来看病的人中,有一个是眼熟的,好像是鄞县药庐见过的镖师。

    倾城仰首看看这棵古树,决定先上树,隐蔽身形,看看医馆内院的情形,若无其他院门可进,只好从这里翻墙进去。

    “嘿!你在这儿干嘛?”

    倾城被人猛地叫住,身子微微摇晃一下,赶紧扶着树干,有些生气地回头。

    “尹小姐?你怎么在这儿?”

    尹敏柔放下车帘,从马车上下来,边朝树下走,边说道:“这话该我问你吧?”

    说完整理下衣裙,微抬下巴指向马车边站着的一名丫环,那丫环提着一个盒子。

    “月大夫难道忘了前日和本小姐说了什么?”

    “这怎么能忘呢?说起来,请尹小姐帮忙的事也不知道做的怎么样了?”

    倾城侧倚着树干,余光瞥见三五个佩刀衙役往医馆而来,心里有些疑惑,语气倏然变得清冷,看着尹敏柔,目光隐隐有丝压迫,说道:“看样子,是做的差不多了,不然也不会有空闲带着好心情,来看望古大夫吧?”

    尹敏柔上前几步,急忙回说:“你别瞎说,我是以知府的身份慰问来的!”

    说完转头看向马车那边,瞧见没动静才松了口气,再看树下哪里有什么人影,小声怒道:“今日就先放过你!他日再碰见,定让你把古大哥的情况,吐露个彻底!”

    倾城透过丛丛绿叶看看下方的尹敏柔,摇摇头,觉得有些好笑。

    这姑娘的某些性子还真像她以前啊,自从寻找白灵出了大月国,在大煌国游历多日,她的性格稍稍稳了些,比起以前那任性的性子,要好太多了。

    果然,人不能长期闷在家里,也不能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很容易坐井观天、不通世事。

    多经历几分世事,人的心性也会磨炼地愈加沉稳。

    古槐树很高大,可以俯瞰整个医馆内院。

    前堂是诊室和药厅,穿过小药坛和草亭,便是内院的休息室和病房。

    靠着槐树院墙一侧,又隔出一个园子,当做制药室和库房,外面的空地都开辟出来,种上了草药和蔬菜,只有留出两人宽的小路,直通对面的内院拱门。

    倾城正欲下树,对面拱门跑进来两个人,慌慌张张地躲到菜园子里。

    随后,又有一人从拱门追来,正在四处搜寻。

    倾城细细瞧了这三人,也不着急,就坐在树枝里,等着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好戏。

    这侧院是制药和储药的地方,一般很少有人回来,而且来的也都是医馆里的人,可是这会儿却悄无声息地来了三个外人。

    很明显,这三人别有目的,而那边的前堂和内院都忙着呢,没人注意到这边。

    当其中一人呼救时,倾城再也静不下心看戏了,当即飞下来,甩出银针。

    那汉子安静静地到在地上,呼救的二人才看清他背后施救之人是谁。

    “是你!”冯子安一下惊呆了,回过神来看着倾城,觉得很意外,更有些惊喜。

    “是月姑娘啊。多谢!……多谢月姑娘出手相救。”冯子棠松了口气,感激不已地看向倾城。

    “没想到这个镖师还挺有能耐的,叫我撞见了,也是这人倒霉。救人只是顺手而为,你们姐弟不用客气。”

    倾城伸脚,踹了地上躺着的人一脚,疑惑地问道:“你们怎么会来湖州城?又是怎么回事,竟然和他有关系?”

    “这个嘛……姐姐,还是我来说吧?”冯子安看着他姐姐有开始犹豫不决,索性由他来讲,现在他信得过这位月姑娘。

    “月姑娘,今日所见所闻,还请您不要告诉他人,不然就要连累您和更多无辜之人了……”

    “好!你们放心。”倾城看着这冯家姐弟两,只需一眼,便知能眼前二人其品性不差。

    单看冯姑娘的举止得体,便知她不是出自小门小户,只是如今她二人穿着朴素,还略微有些寒颤,想必是家族遭难了吧。

    那日初见这姐弟两,就是跟在一个送葬队伍中,现在想想莫非是逃难才来的湖州城?

    “你是说这赵镖师主动找你们来,和你们同行来檀溪医馆找古大夫?……”倾城皱眉,“那为什么你们同意了?你们认识?”

    “不,我们不认识。不过是古大夫有次被县里的病人误解时,我一时冲动替古大夫说了几句话,才认识的他。”

    冯子安很生气地瞪着地上的人,连忙解释道:“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和我们同行。只是他劝说姐姐,说县城外有感染瘟疫后变异的疯民出没,和他一起上路要安全些。所以我们才和他一起来找古大夫。”

    “当下瘟疫横行,一时还没解决之策,而各个感染严重的郡县都实施封城令,你们是怎么来的?”

    倾城蹲下来,查看这个赵镖师。既然此人也身染疫病,那还有力气能出远门,更别提保护他人了。

    不会是装病吧?

    “那得感谢我结识了一个好伙伴了,卜拿那家伙还真够意思,是我找他要的出城令牌。”

    冯子安很高兴地说道,还冲他姐姐骄傲地微笑。

    当初他姐姐还不同意他交伙伴,还阻拦他和陌生人交流。

    而现在他就是要证明给她看,他识人很准的,人缘也超好。

    这不认识了月姑娘,还得她出手相救,还通过卜拿认识了医术精妙的古禅大夫。

    “子安,我知道你很厉害。姐姐不过是担心你……咱们冯家再不能失去你……”冯子棠看着弟弟,刚来始宠爱的语气,慢慢变得伤感起来。

    冯子安也不说话了,拉着冯子棠,低声回应着。

    “对了,他刚才攻击你们是干什么?……你们一路过来,还有没有见到那群疯鬼一般的病人了?”倾城把完脉,心里了然,站起身看了四周一圈,突然问道。

    “也是幸运,一路上没碰见什么病人。他威胁我和姐姐,想让我们替他办件事。”冯子安说到这里,有点不高兴,突然想起什么,连忙说道:“他没死吧?不是得瘟疫么,怎么感觉还这么精神?”

    倾城蹲下来,对赵镖师一番快速地查看,眉头不由紧皱,心中疑惑顿生,“看样子是没得瘟疫,但奇怪的是,他的某些症状和这次瘟疫的症状极为相似,恐怕连他自己也没发觉。”

    “月姑娘我们还是先离开这里再说吧,万一被人发现又要惹来麻烦。”冯子棠被弟弟一提醒,想起内院里还有一些官兵,便焦急地看向拱门。

    倾城当时在树上,离他们有些远,没有听清说什么,只是听到一声高呼,这才下来救人。

    “跟我来。”倾城带着冯家姐弟,往制药室而去。

    药室上了锁,她从发间抽出一根银针,不一会儿就拨弄来了,这技术是跟赫连峥那家伙学的,没想到第一次下手竟是用来撬阿禅哥哥的房子。

    她还真是太放肆了,仗着金禅的好脾气和好关系,怎么任性、怎么调皮怎么来啊。

    “人就这么放在外面不管吗?”

    “没事,再过半柱香就会醒了,那时这园子里也会来人。”倾城说的模棱两可,招呼两人坐下,跟在自己家一样,从书桌柜子里找来几张纸就开始写写画画。

    冯子安见到药室里摆放的各种药具,还有不少医术,心里有些激动。

    其实他来这儿还有个愿望,就是想跟古大夫学医,学点技艺傍身,哪怕古大夫不愿意交他,他也要努力实现。

    冯子棠心里不安,时不时透过窗户,看看外面情况。

    “哦!你们赶紧说啊,他威胁你们去做什么?”倾城抬头,示意两人稍安勿躁。

    “他让我去……”冯子安将视线离开书架,看向倾城,正要说道被打断,“子安!……你去那边玩,我来说。”

    “姐……”冯子安感觉很憋屈,她姐姐还把他当三岁小孩,一听让他一边玩儿,他就特别不乐意、特不开心。

    冯子棠凑近倾城,在她耳边低声说起。

    倾城吃惊地抬目,心里的疑惑,突突突地全都冒起来了,“他让你偷偷给病人的汤药里下药,一定是针对阿禅哥……让你弟弟去盗取阿禅哥的那些密信,他一定也和血影楼有某种关系!”

    “血影楼?那到底是什么组织?到现在我和弟弟也不知,曾问起赵镖师,他也警告我们不要过分打探。”

    冯子棠看到倾城的表情,心里更担心几分。本以为只是盗取东西,看样子似乎牵扯更大了,还深到她们无法想象的某些势力。

    “那日出殡时城门口袭击众人的百姓就是血影楼做的。那是个杀手组织,不过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这个赵镖师是个线索啊。留着可能有用……”

    倾城轻轻说着,起身往外走,准备把这个赵镖师拿下。

    刚打开屋门,就觉得院子里来人了,她回头给冯家姐弟一个眼神,示意她们藏好莫要出声,自己则快速跑到那赵镖师昏倒的地方。

    被她用暗器刺晕的人,刚才还躺在药圃,此刻再去看,人竟然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了!

    倾城本想搜他的身,看看这镖师身上是否有东西,能提供她了解血影楼的线索。

    此人中了她的银针入穴,还不是时候醒来,然而,地上只有被压倒的青草,并无其他可疑的痕迹。

    除非有人在刚才就出现过此处,并将他暗中带走。

    那暗中带走他的人是谁?是否从一开始就隐藏在暗处,不动声色的观望呢?

    正在思索间,听得脚步声和人语声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