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学 > 穿越之偷天换日 > 第36章 夫子点兵(二)

第36章 夫子点兵(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第一狂妃:绝色邪王宠妻无度寒门贵子爆萌宠妃狂妻万万岁:腹黑邪君逆天妃绝色丹药师:鬼王妖妃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穿越之绝色兽妃:凤逆天下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教队、刘捕头踏出一步,双手抱拳,道一声:“遵命……!”

    便去各司其责去了。

    范老夫子又道:“

    诸位!!!

    金人劫持人质,不惜用我朝太子妃迫使我等开城献降,太子妃高节大义殉国,我朝自开国以来,从未见有此事,我等万死难责其咎。

    太子妃已凤掩尘埃,金人犯我阳谷,志在侵我大宋!

    两国邦交已乱,再无半点回旋之地!!!

    从今夜起,我大宋不得不与金人兵戈相向了。

    诸位谨记,阳谷虽小,却是兵家咽喉之地,大名府东门户,金人一旦攻破,入我大宋疆土将如入无人之境!!!

    生死事小,失国事大,若出现此种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今夜就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能让金人占了咱阳谷。

    诸位切记!!!

    今夜是真正地与金人精骑作战,不是打击流匪般光靠血气胆识就行,金人精骑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力超强!!!

    诸位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切记谨遵指挥官指令,撤退有序,攻防有备,不可慌乱,不得未经上官指令,擅自走动。”

    言罢,他又道:“马捕头,你率守城士兵务必各就其位,严守城楼,拼死一战,凡不听号令者、畏战逃匿者,无论何人,就地斩首!

    一人不听斩一人,十人不听斩十人,百人不听斩百人!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务必于今夜守住城楼!守住今夜,老夫明日另有谋划!

    常牢头,你率捕快二十人巡守四城,严防各处士兵、百姓骚乱,有惑乱、动摇军心不识大局者、乱传谣言者、借机生事抢劫钱财者,即刻就地斩首,勿需上报!!!

    赵捕头,你率十人即时巡视敌我各种突发情况,一有风吹草动,随时向我报来!

    何哨头,你率五人去西门迅速点燃求援狼烟,并发信号弹,请求河北道厢军二营速来救援。

    阚县蔚,你节哀顺便……〃

    看到这一通惨绝人寰的踩踏,想想前前后后发生的前因后果。

    先是太子妃——即未来的一国国母被金人劫持,太子妃割肉喂虎、舍身殉国……!!!

    此举开朝以来未有!!!!!

    紧接着又是阚小武命丧黄泉,再后来又有大批民壮、捕快士兵损命折亡。

    这一切的诸事都是缘于金人。

    观之今日金人这密密麻麻如雨、排山倒海般的箭阵,射箭的人也的确是金人军队,而非金人流民!

    军队犯边,便是侵国!!!

    即便是天恩浩荡,君德昭昭,怀柔天下,以德报怨,从宽处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两国仍有和平相处的机会……

    但太子妃一事太过锋芒了,凤掩玉尘、香消玉损,已动摇两国邦交基本,无半点回旋之地……

    即便有心委屈求全化干戈为玉帛,但太子妃一事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和平相安没任何指望了。

    呜呼,天下又要生变了,人算不如天算,树欲静而风不止,战争之事有时谁都料不准。

    一通吩咐下来,范老夫子沉沉地叹了口气,天下又要陷入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当中了。

    这厢,杨云听得范老夫子这一通周密详尽的吩咐,一颗焦虑浮躁的心顿时也深深安静了下来,陷入了沉思……。

    说实在的。

    以前在这位老夫子面前处事,虽是敬重他、佩服他……

    但常听他反对兵戈相逢,一言国事他极力主张宋金两国和平相安,非常厌恶兵戈相向,哪怕是大宋委屈求全也好,能与金人和平相处就一定要和平相处,千万不要与金人发生军事冲突。

    是十足的主和派……!!!!!

    对于这位范老夫子……

    杨云有时觉得,这位老夫子到底是文官出身,内心到底是多了些条条框框,礼义仁智信,过于谨慎多虑了些,缺乏武将的那一股豪迈与想干就干、开疆拓土的直爽与英气,和敢于面对杀伐屠戮的勇气……。

    前世读历史书的时候,记得书上说宋朝是软弱之国,动不动就与其他国签订和平条约,送岁币什么的,以谋求和平相安。

    与汉唐相比,宋朝缺乏开边拓疆、扬鞭策马、王化夷狄之雄风。

    明显的,对于战争,宋王朝缺乏杀伐屠戮的勇气……!!!!

    现在…………

    听了这一通周密祥尽的点将点兵调令……

    杨云这才意识到:历史压根儿就不能用一两个词可以概括得了,战争很多时候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真的绝非是儿戏和戏说。

    说打就打的,注定只能是小说、电影、电视剧里的杜撰。

    真实的打仗也真的绝非像我们在电视剧、电影里看到的那样:

    战事爆发,像张飞、李逵那样的猛将只需带一群士兵勇猛无畏,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就可以了。

    或者动员一句煽情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剩下的交给士兵拼死相杀就可以了,这完全是瞎扯。

    也绝非是书生意气用事,以笔为刀,炮制几篇爱国正义的文章,然后给将士、士兵猛洗脑、打鸡血,然后所谓的士气一上来,就能打胜仗……。

    亲临真实的战争,光点将调兵都是一项高难度、高智力、统揽全局、兼顾八方的活。

    就是现代社会一个经验丰富的cEo,都不一定能胜任这种根据战事情况随时总揽全局进行周密准确无误的人力物资调配……。

    而这恰恰又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关键!!!!

    想打赢仗真的不容易!!!

    …………………………………………………………………………

    这一通将令下来,各人接了命令陆续而退,各遵其位,各守其责,不再一窝蜂似的聚在一起了。

    在闵教队的严加督促和呵斥下,慌乱的民壮也渐渐变得有序起来。

    没有经过训练的民壮守城、射箭不行,但是做后勤,搬运物资、照顾伤员倒是无可大碍。

    看到墙角的箭不多了,虽然刚才箭雨密布,双方其实都已经死了不少人,但是一旦确定这是金军在侵宋,金人若志在必得这阳谷县城,那这一场箭雨也只是战事的一个开端罢了。

    更残忍、血腥的,恐怕还在后面……。

    论射箭斩杀敌人,论守土护城,论与民壮们实打实地撸起袖子拼着一身体力搬运物资、照看伤员,这些恐怕自己没有一项能比得过这些士兵、捕头和民壮的。

    ………………………………………………………………

    思考,总结,杨云理了理思绪,紧紧地皱着眉头,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墙角渐渐变少的箭,战况堪忧。

    自己力斗不行,那就只能在智力上碾压敌人了。

    对,出智力,用什么计谋,能让这场战事稳操胜券呢?

    嘿,有了……。

    ……

    这渐渐变少的箭,日益增多的伤员,战况堪忧。

    仗已经开打了,流血、伤亡已经不可避免了,这个时候还有双方能够和平相安的幻想,还有一丝儿怜悯之心,还存半点儿妇人之仁,这些都是绝对不可取的。

    战争一旦打响,攻伐杀戮,真的毫无道理可言,你不杀我,我便杀你,双方终有一方要死要输,这是输赢的游戏,更是生死的游戏……。

    虽说自己可没有那种安邦定国、征伐九州、定鼎天下的雄心霸志情怀,可也不等于说对生死就能能够超脱于物外。

    讨厌杀戮,但战事一旦爆发,不得不行杀戮之事,不能存妇人之仁,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对比一下敌我双方形势,自己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对于这种冷兵器浴血拼杀,只有以前在电视剧上看过,但跟这种现实情景中的真实打仗差别真的是太大了。

    现代战争,一场大战要想稳操胜券,除了拼人力,还可以拼武器,什么航空母舰、洲际导弹、生化武器之类的,任意使用一种,都比人要厉害的多。

    可是这是在古代,哪有这些玩意?

    哎……。

    喔,对了,这个时代只有《孙子兵法》、《太公兵法》这样纯讲战争理论和谋略的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脍炙人口,既能当小说又能当兵书战例的书还没出世。

    再加上这个年代读书的人可不像后世一个砖头就能砸到N个本科生、数个博士生那样……。

    这个时代能识字的人其实很稀少,至于有钻研过兵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即使这些凤毛菱角能言兵者大多也都是之乎者也,根本提不出切合实际的有用建议。

    在这个小县城里,压根是没有什么人能对战事提出些什么建议的。

    提建议要客观实际,有可操作性。

    比蛮力不行,比智慧,一个好点子能敌雄师百万……

    要说实际可操作性的好点子,也就只有《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一些斗智斗巧的战例可以借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