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整顿官场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第一狂妃:绝色邪王宠妻无度寒门贵子爆萌宠妃狂妻万万岁:腹黑邪君逆天妃绝色丹药师:鬼王妖妃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穿越之绝色兽妃:凤逆天下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曹铄进城后第一件事便是连夜召集中高层将领,官员以及士族代表。

    众人见动静如此大都惊叹不已,曹铄以前的表现来看,不是个暴躁的人,为何听说曹铄此次暴跳如雷,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当然,队伍中总是有坏人的,杨道的行为不可能密不透风,这群人中有人知情不报,有人暗中相助,也有人明中相助。

    这也是曹铄如此生气的原因,看来庐江城内反对自己的人不少。按理说自己已经在尽量优待原本袁术的旧势力,还对庐江本地士族也不差,尽量照顾他们的利益。

    但是有些人他就是不识时务,或者说有些人压根看不上曹铄。

    在此时,各地士族实际上是把控土地的幕后人。

    各地的基础设施、粮食、甚至是民意都是他们在控制。

    首先便是粮食,朝廷要征集粮草,总不能自己动手,朝廷要打仗,也不能自己去征集士兵与民夫。

    这些事情都要交给本地大族或者士族去办理,那么他们变成了朝廷的代言人,成了朝廷的喉舌,中央朝廷实力强的时候还好,如果羸弱呢?那么地方政权就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也就造成了这样的情况。

    曹家算是大地主大官僚阶层,但是到了这里还是一样遭到暗算,总有人要反对曹家在这里进行统治。

    外加上曹家在法理上也确实逐渐站不住脚了,那么就会有人以此做文章。

    所以曹铄初到庐江,很容易冒出跳梁小丑来捣乱。

    他们自以为把控着庐江的一切,怎么能让一个外姓来做大呢?

    曹铄坐在袁府的大堂前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都在互相讨论目前的情况。

    袁术明显是已经睡下,衣服还未穿戴整齐,便急急忙忙的赶来。

    见了曹铄,满脸担忧的,连忙问道:“曹郡守无恙否?”

    曹铄闭着眼睛点点头,袁术见完有些慌了,连忙靠近,低下身说道:“郡守明鉴,此事我真不知情!”

    曹铄没有理会,而是示意袁术在一旁坐下。

    轩辕看着下方,中气十足的问道:“噤声!人都到齐没?”

    下方的武将开始清理人数,等了半炷香的功夫,又有几人姗姗来迟。

    武将回应道:“禀告郡守,方家四人未到,吕家三人未到,其余人已到齐全。”

    曹铄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说道:“即刻派人捉拿,抓到后押入大牢。”

    那名武将领命后便带人去了。

    众人见后再也不敢多说话,站在下面谨慎的很。

    曹铄见气氛差不多了,开口道:“今天让大家来呢,主要是为了两件事。”

    “大家也别抱怨大晚上的把你们叫醒。昔日秦皇开早朝,官员午夜便要从家中出发,我想今天也不算过分吧?”

    众人听完不敢言语,因为曹铄话里有秦始皇,十分的敏感,难道他要自诩始皇帝?但是这事也不能无端乱说,这曹铄要是生气了,拿他们撒气可怎么办?

    这群人也都是老江湖了,不会这么轻易送人头。

    袁术见无人响应,现场安静的可怕,于是接话道:“我辈当学祖辈勤政,不得贪图享乐。”

    袁术算是把话捡起来了,曹铄也不再冷着脸了。

    缓和的说道:“大家想必知晓,这几日我在庐江各处转了转,发现有不少问题。所以我打算成立两个新部门。”

    “其一便是粮食署,每个乡设立一个,主管粮食种子,囤粮,征集粮草都由这个部门负责,人员选拔由我亲自任命。”

    此话一出,堂下哗然!

    曹铄这招就叫釜底抽薪,庐江这群人不是不服我曹铄吗?

    我直接垄断了种子和粮食,那么这些宗族豪门最大的底气被破了,相当于打断乐乐他们的一条腿。

    按理说曹操在许昌早就搞了这么一套东西,但是前提是许昌属于中原地区,连年打仗,人口凋零,土地荒芜。

    本地豪族的势力已经没什么影响,阻力小自然容易推行。

    而庐江虽然经历过大战,但是人口并没有被打散,人口流失的不多。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本地豪族把持在朝堂上,变成了隐形的土皇帝。

    这时候一名白发老头走了出来,恭敬的行礼后说道:“曹郡守,下官是庐江农丞王鉴。”

    农丞相当于财政局长和农业局长的合称,属于是比较重要的官员了。

    曹铄嘴角上扬,有人跳出来反对是好事,免得他们说是被自己的强权威逼,今天就陪他们讲讲道理。

    王鉴继续说道:“郡守三思,庐江人口也日渐凋零,朝廷征粮早已十之取五,再加上县里结余,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大人再设立官署,恐怕会引起民变啊!”

    曹铄翻了翻白眼,这老匹夫睁着眼睛说瞎话。

    按照目前的产量来看,百姓确实没有余粮,但是这里面的门道多得很。

    不是一句话能讲清楚的,比如曹铄手握超级杂交水稻种子,平日都是把种子分发下去耕种,产粮后在按照比例收粮,实际上这是比较粗旷的做法。

    曹铄有垄断能力,为何还要和当地大族分享自己的权利呢?况且自己在庐江并不稳固,所以曹铄打算绕开他们自己干。

    在一个便是私田,东汉末期这个问题早已非常严重,土地兼并的问题是每个朝代的问题。

    本地豪族手握大量隐田和私田,这种田是无需纳粮的,那么曹铄自然不愿意把种子给他们种,而且自己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动机对这些问题动手,毕竟自己还需要靠他们把庐江治理一段时间。

    所以曹铄选择一条安全且简单的路,那就是控制粮食!

    曹铄听完王鉴的话,故意笑着回答道:“听闻王大人被称为庐江范蠡,账算的却不十分明白。本郡守既然要分发整个庐江的种子,那么自然要收回成本的,我给多少种子,收成后按照比例收多少粮食上来,养活军队,养活各位官员。我派人控制好这条路不被人破坏有何问题?”

    曹铄突然厉声骂道:“在你们眼中本官难道就是个胡来的黄口小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