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37章 愚昧愚昧

第37章 愚昧愚昧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第一狂妃:绝色邪王宠妻无度寒门贵子爆萌宠妃狂妻万万岁:腹黑邪君逆天妃绝色丹药师:鬼王妖妃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穿越之绝色兽妃:凤逆天下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重新回答大营,刘世铉问道:千总,我知道你是好心,但小心好心办坏事啊。你不进兵,难道想学吴三桂,来一个同归于尽。

    听到学吴三桂,杨昭大怒,连连吐口水道:世铉,呸呸,我学任何人都可以,但不要说学吴三桂。再说了,我一个小小的千总,手中不过千余兵马,驰援成都与不驰援一个样。

    刘世铉正要说什么,突然看见派往成都送信的信使神色惊慌的跑来,边跑边哭道:千总大人,千总大人,大势不好了啊,大势不好了。

    董克治大惊,从座中站起道:你是说巡抚大人责难千总了,千总啊,我们知道你是好心,但与四品知府作对,哎,被训斥还是轻的。

    信使连连摇头,跪在地上,声音颤抖道:成都陷落,蜀王、巡抚、总兵遇难。

    听到大西军攻陷重庆,向成都袭来既然崇祯帝已死,作为朱元璋的龙子龙孙蜀王朱至澍觉得自己机会就来了。

    在农耕社会,四川可是一个富藩,光是成都平原就超过28000平方公里,整个四川可以说天府之国,地广人多

    更为重要的,四川周围都是高山,在东面是大巴山与三峡,在南面是云贵高原,在西面是喜马拉雅山,在北面是秦岭,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即使再不济,只要赶走张献忠,也可以成为一方霸主。

    在7月份的一天,蜀王朱至澍在承运殿召集院司道府及满城士绅,在宣布思宗崇祯煤山自尽的消息后,托言在崇祯死前,曾经向天下诸侯颁发密诏,要求各地诸侯起兵勤王。

    为了维护大明江山,作为朱明亲王,朱元璋嫡系子孙的蜀王朱至澍决意监国,以共赴国艰。

    听到崇祯帝密诏,满城士绅,部分官员脸有喜色,四川可是一个富藩,在明朝末年,户籍人口超过3百万,再加上未曾登记造册的,至少在600余万以上(有的甚至估计上千万)

    四川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只要搞定近在咫尺的张献忠,到时候兵出关中,或者兵出三峡,天下诸侯,几难争锋。

    听说蜀王准备勤王,众人雀跃不已,搞定张献忠,到时候大家走出盆地,可以扬眉吐气一番。

    但是官员则不这么看,按照他们的意思,你蜀王吗,就应该是一个被圈养的太平王爷,如今张献忠逼近成都,你出钱给我们打退张献忠就是了,你现在要监国,那不是将我们手中的权利收回来吗?

    再说了朝廷制度,你蜀王现在监国,那不是亮明旗号准备争夺天下吗?现在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太子与永定二王音讯全无,万历皇帝还有几个龙子龙孙的,你蜀王一个远支现在跳出来,不是与朝廷作对吗?

    而蜀王朱至澍的意思,现在崇祯已死,天下形势不明,自己只要掌握实权,进可攻,以成就一番霸业,退可守,仿照刘备、诸葛亮故事,成为真正的一方诸侯,成为皇帝。

    再说了监国名义进可攻退可守,在形势不利的时候,自己在做回蜀王,若是形势大好的时候,自己就可称为皇帝了。

    监国虽然是朱明皇家内部事宜,但也牵涉到一些地方实权派的利益。

    那个巡按刘之渤陕西宝鸡人,是一个死脑袋壳子,想到君臣之礼后,听到蜀王准备勤王,认为理所当然,听到蜀王准备监国,显得怒不可遏。

    刘之渤也不说话,从承运门左门走出,再走出端礼门,然后跳到金水河中,在跳之前,这个刘之渤将读书人特长发挥到淋漓尽致,边跳边喊道:蜀王阴谋篡位,我在阴间去见高祖永乐了。

    而刘之渤,在众目睽睽之下,怎么可能被淹死呢?在被就起来后,刘之渤一言不发,闭门谢客三日。

    如此,蜀王朱至澍监国的美梦就此告一断楼,如此成都群龙无首,在张献忠入侵之际,陷入空摆之中。

    而张献忠利用这三天时间,派手下化妆成和尚、到时、客商等等潜入成都城内,以充作内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伺机而动,以攻破成都。

    到第四天,忧心如焚的大小官员,成都乡绅赶到刘之渤府上多番哀求,刘之渤方重新管事,率领一干人等来到蜀王府,要求蜀王出钱御敌。

    蜀王朱至澍一听,你们可都想要本王当冤大头,崇祯死了,天下无主,本王只要求监国,你们竟然不允许,现在竟然要求本王出钱御敌,这是什么道理?

    或者是为了逼迫刘之渤等人同意自己监国,或者蜀王府人数实在太多(在明末时期,蜀王这一支大概有数千人,大家都是朱元璋子孙)没有钱,蜀王说道:孤除了这个承运殿之外,府库之中可没有什么钱粮了。

    各位先生既然要孤王出钱御敌,那么请各位先生将孤王的承运殿拆了,换成军饷,也就可以了。

    听蜀王如此说,本就有气的巡按刘之渤一想,你这个蜀王,怎么这样不识抬举,我们为保护你们朱明江山,你竟然以钱粮要挟我们了

    刘之渤当即指着承运殿说道:蜀王殿下,你这个承运殿,我想普天之下,除了李自成,又有谁买得起呢?

    两人当即僵在那里,大家不欢而散。在这之后,刘之渤虽然重新视事,但是苦于没有钱粮,一筹莫展。而各位乡绅也难以找到调解的人士,如此守城的两派人马僵持在这里。

    在这之后,巡抚龙文光等人相继进驻成都,看到众寡悬殊,护城的壕沟干枯,令郫县县令挖掘都江堰,希望用江水淹没流寇,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此时张献忠已经兵临成都城下,在成都西北角的淘垦舀附近挖出地道,直到城墙之下,埋好炸药,炸毁城墙,流寇蜂拥而至,竟然在江水涌到成都城的时候已占领成都。

    张献忠对投降官员则采用顺之者用,逆之者杀的策略。

    巡抚龙文光、巡按刘之渤、华阳县令沈云祚、崇庆州知州王励精、蒲江县令朱蕴锣、双流县令李甲、新都县令包某都被斩杀。

    而蜀王宗亲,张献忠则决意赶尽杀绝。

    蜀王及众多妻妾自知难以活命,在城破之时不是跳井就是自杀。

    蜀王世子先被封为太平公,在三天后被残杀。蜀王宗亲内江王,太平王等十余个个王爷相继被杀。

    随后,出于对鱼肉人民的朱明宗室的憎恶,同时也为了防止别人用正统旗帜拥立朱元璋的子孙发动叛乱,张献忠下达了追杀蜀王宗室的命令,凡王府室支,不分顺逆不分军民,是朱姓者尽皆诛杀。

    张献忠下令所控制的各郡县起送王府宗室,共抓获王府宗室暨家口数万人皆杀之,接着派遣部众搜捕蜀王府宗室,连那些藏匿在深山穷谷的也被捉住杀害。

    经此一役,朱元璋在四川的宗室子弟,如同在其他各地藩王宗室一样,几乎被屠戮殆尽。

    如此,蜀王宗亲与明朝在四川官僚体制因为双方的愚昧偏见,不但四川整体沦陷,而大多被屠戮,整个四川也面临人类历史上最大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