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34章 巡夜

第34章 巡夜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第一狂妃:绝色邪王宠妻无度寒门贵子爆萌宠妃狂妻万万岁:腹黑邪君逆天妃绝色丹药师:鬼王妖妃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穿越之绝色兽妃:凤逆天下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中午,好消息传来,在龙庄主威逼之下,知县终于同意条件,令人送出1千担粮食,1千两白银,三军500斤猪肉以犒赏。

    如此义军在潼南县旁安营扎寨,补发了大家军饷,补发了赏银.

    如此义军在潼南县旁安营扎寨,补发了大家军饷,列兵伙夫兵月薪5钱、一般兵丁月薪6钱、弓弩手鸟铳手7钱、战兵8钱纹银(明朝施行卫所制,军饷非常低,再加上这个时候1两白银可以卖1担粮食了,如此每个兵丁月饷不过5钱。再加上连续劫掠马定奎大营,流寇大营,以及董克治毁家纾难捐出1千担粮食,2千两白银),如此方将饷银、赏银分发完毕。当然,为了收拢军心,杨昭像前世袁世凯那样亲手将白银发给大家,如此一则避免克扣军饷,二则让所有将士知道自己。

    得到饷银、赏银后三军将士那颗心方稍稍安定下来,有的人想这当兵吃粮还是好啊,每月5钱的饷银可足足能卖2担粮食,若是运气好,杀敌1个赏银2两,所在军伍的其他兄弟也会得到2两赏银。(小旗、伍长每人5钱,其他的3人1两白银)

    而俘虏一个,则赏银减半。

    如此一年下来除了自己在军营吃喝之外,至少可以给老家邮寄6两白银,可以卖12担粮食啊。

    过去杀敌立功,都是赏到个人,杨昭则不同,认为每个军伍是一个团队,大家应该协作作战,如此赏给个人的没有降低,而对军伍中其他兄弟,则给予同等饷银。

    而那些将官想法那当然更不一样,杨昭刚刚按小旗月饷1两,总旗月饷2两,百总月饷4两,把总月饷6两,镇抚8两,千总10两,可比其他明军要高啊(明朝八品官员每年俸禄72~84担;七品俸禄96~108担;六品俸禄120石;五品俸禄68~192担;四品风光路252~288担。而蛮清八品官员每年俸银40两,禄米40担;七品俸银45两,禄米45担;六品俸银60两,禄米60石;五品俸银80两,禄米80担。四品俸银105两,禄米105担;如此看来,即使不算上养廉银,蛮清俸禄应该比明朝高一半。),自己过去就是一个护院,与打手,就是一个大头兵,参加义军后得到提拔,不但成为朝廷命官,而且还有如此高的俸禄(当然比起明朝其他军队要高)。

    与众人热烈表情不同,刘世铉、董克治则不这样,这可是真金白银啊,白哗哗的银子,这次一下发出去4千多两白银(正饷两千余两,外加杀敌立功的赏银1千多两),这可足足相当于6千担粮食啊。

    如此宴会一完成,他们两人就结伴来找杨昭,这军饷是不是发得多了一点?

    来到中军大帐的时候,不见杨昭,一问方知道杨昭正在巡夜,听亲兵小旗报告,在钓鱼城的时候,杨昭每天巡夜一次,离开钓鱼城的时候每天两次,几无中断。

    两人对视一眼,堂堂一个千总,竟然巡夜,这可奇怪了。

    两人坐在中军帐中等了半个时辰,方看到杨昭带着1小旗亲兵回到帐中,看见两人满脸苦色,杨昭笑道:两位镇抚,是不是还为今日饷银之事?

    刘世铉点点头,说道:千总,大明祖制,军伍每人3钱白银,千总这次竟然发5钱,是不是多了?

    杨昭坐了下来,结果勤务兵端过来的热水,边洗脸边说道:两位镇抚,那些都是军户啊,你想想,军户们不交粮不服劳役,免费耕种国家的土地啊。两位镇抚,我哪里来这样多的土地给兵丁家属耕种啊。

    再说了,我们弟兄算募兵所来吧,募集兵马本来应该给一笔安家费,你们看可能,什么安家费全部省了啊。

    再说军饷,是比一些知道欺压百姓的大明军队高一点,但与其他募集的兵马相比如何?

    戚家军饷银是多少?兵丁月饷1两白银,杀敌立功的足足10两之多啊(有的称40两)。再看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看看左良玉部,那个军饷没有超过1两白银啊?

    董克治连连摇头道:轩轾,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我过去也曾经日挥百金,但现在不一样啊,我们军中原有7千两白银,现在一挥霍,只剩下3千两白银,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轩轾,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投奔到巡抚哪里,军饷既然有了。但你考虑没有,若是巡抚听说你发这么高的军饷,会怎么想?其他将领听说了,会怎么想?

    杨昭站起来,突然暴怒道:哎,他们也不考虑我的难处,想想我2百残兵败将,现在只要了大明1千多两银子,变戏法变成12个局千5百人马,他们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情。

    我杨昭违心无愧,我只想杀敌立功,报效朝廷,保卫黎民。

    看到杨昭动怒,一心招揽自己的镇抚刘世铉连连点头道:千总,我想巡抚大人会理解的,他们如果不服,也让他们变成一支虎狼之师。

    千总,听说你每天巡夜,这是为什么呢?

    杨昭坐下,看了看两人道:两位,行军打仗,最害怕的遇到夜袭啊。为何很多部队遭到夜袭一蹶不振,就是因为那些将官玩上玩自己的,突然遭到夜袭,没有人能够迅速的做出决断。

    董兄,当日寨子顶下,若是流寇发现我军夜袭意图,如果流寇有所防范,如此即便我军能够大败对方,但不会败得那样惨吧。

    四五百人被活活烧死,五六百人惊慌失措被杀,五六百人被活捉,教训惨痛啊。我们能够夜袭别人,别人也可以夜袭我们啊,我在城中每天巡夜一次,行军中巡夜两次,再加上各个把总、百总、旗总也会巡夜,如此我们按在各地暗哨才会发生作用,如此即使对方偷袭我们也可以迅速的做出反应啊。

    董克治沉重的点了点头,低声不语,刘世铉连连拍手叫绝道: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啊,千总此言不错。原来以为你们能够大败流寇,那不过是运气,是机缘巧合,世铉这几日所见所闻,千总有古名将之风,可喜可贺啊。

    杨昭笑了笑,看着两人道:两位镇抚,带兵到底要通过严格军纪,如戚武毅、岳家军那样,还是像一些人那样结私恩于士卒,两个极端,颇难把握。

    在白天大庭广众之下,当然要严肃军纪,铁面无私。但在晚上,通过查夜,可以看看将士们住宿,嘘寒问暖,拉近与将士们距离啊。

    两位若是也有意,可以抽出时间帮我巡逻巡逻一下。

    刘世铉正愁如何打进这支部队,以为巡抚大人服务,听杨昭如此说,连连点头道:千总,我孤身一人,没有问题,没有问题。

    看刘世铉如此,旁边的董克治不好意思道:既然如此,身为镇抚,我也理当如此,理当如此。

    杨昭看了看董克治,笑道:董兄,你这样吧。隔三岔五的巡逻一次吧,否则的话嫂夫人看到在下,定然饶苏不了在下的。

    三人一听,相视大笑不已。

    在潼南县停留两日后,听闻流寇在钓鱼城扑了一个空之后,甚为恼火,不但火烧钓鱼城,火烧董家湾,更是派人拘捕曾经资助义军的乡绅,前前后后杀了十多户人家,数百口人。

    杨昭害怕讯息扩散,影响军心,匆匆带着部众继续向遂宁方向进军,一路之上,杨昭每天走半日路程,要求各司在2个时辰行军50里,然后停下来申明纪律,安营扎寨,或者进行各种攻防演练。

    这可让众人颇为惊奇,有几次刘世铉就抱怨,大家安营扎寨之后要做这样多演练,如此完全可以每天行军8,90里啊,如此速度,可以早日赶到成都,协助巡抚大人守城啊。

    对这种质疑,杨昭总是有千般理由推脱,有的时候也不解释,但依然我行我素。

    如此130多里的路程,足足走了3天,方赶到遂宁对岸,杨昭一面差人索要军饷,一面命人准备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