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学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4章 参将杨展

第4章 参将杨展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第一狂妃:绝色邪王宠妻无度寒门贵子爆萌宠妃狂妻万万岁:腹黑邪君逆天妃绝色丹药师:鬼王妖妃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穿越之绝色兽妃:凤逆天下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到众人不敢再公然挑衅自己的权势,杨昭内心一喜,再次交代一番后,将队伍交给王畅、刘豹等人训练,而自己则在三通鼓之前赶到参将营帐领取任务。

    参将杨展将一个四合院作为自己的临时大帐,当杨昭赶到的时候,里面早已经站满了各个把总、百总,看见杨昭迈着走进堂屋的时候,千总余朝宗赫赫笑道:轩轾,军中都在盛传你被雷劈了,没事吧?

    把总是明末一种中级军官(正七品),相当于现代军事单位的一个营,其下一般辖4个局(在明朝军队一般按照营、部、司、局、总旗、小旗、队进行划分的,司的长官为把总,局的长官为百总),部众不到500人。

    千总(部的长官)比把总大一级,比现代军事意义上的一个加强营还要大一点,一般下辖两个司(把总指挥)。按理说在余朝宗下面还有一个把总,杨昭记得那个把总好像姓张,因为祖辈战功而世袭了军中把总,现在听说大西军杀来的时候,竟然不小心受伤,不能随军同行,杨昭与另外四个百总目前归千总余朝宗直辖。

    大明军队战斗力较差,除了军户制度没落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军中职位多被功臣之后把持,他们因为祖辈战功,世袭军职,如此整支军队缺乏进取心,死气沉沉的。

    杨昭依稀记得,所部大小将领,除了杨展是武进士出身,自己是文秀才投笔从戎之外,其他的绝大多数是因为父辈福荫而世袭军职。

    杨昭打揖道:谢谢余千总关心,没事的。神仙打架,殃及池鱼而已。老天爷要劈断身边那株大树,小将不幸站在那里而已。

    余朝宗哈哈大笑,拍了拍杨昭的肩膀道:轩轾(杨昭字),你们这些秀才,就是这样好笑,不错,不错。这几年天寒地冻,各地粮食歉收,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兵将那个不是池鱼,被卷进这无尽的杀戮啊。

    堂上的参将杨展见杨昭来了,关切的问道:轩轾,没事吧?怎么出这种事情呢,真是匪夷所思啊。

    在千总之上,一般有游击将军,与参将两种军职,游击将军统辖1部3局,而参将则3部6局,也就是明朝古人常说的一个营,兵力超过3千余人,相当于前世的一个旅。

    按理说杨昭与杨展地位相差悬殊,双方本来应该什么交集,但因为大家都是科举出身,如此方在这个功勋子弟云集的军营中关系颇为密切。

    杨展是崇祯12年武进士,乃蜀军少有的智将,经过几年军伍生活,因为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再加上镇压流寇有功,如此升迁为参将这种高级军衔。

    在杨昭投笔从戎之后,巡抚陈士奇将其分拨到杨展营,就是希望像杨展那样考取武举人、武进士。

    有人说大明王朝武举人、武进士异常难以考取,不但需要武艺超群,而且还能识文断字,还能够策论,这对很多大老粗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杨昭不同,杨昭是文秀才,半路改投军旅,正如前世艺术考生那样,只要再练几年武术,专业达标,到时候武举人、武进士基本上是手到擒来的。

    看到杨展询问,杨昭连声感谢,而站在靠近大门处,前面站立的则是各部各司的千总、把总。

    点卯之后,杨展看着众人,站起来说道:各位,大家多是功臣之后,大家多受祖辈福荫而世袭军中官职,大家可以说世受朝廷厚恩,如今连皇帝都殉难了,我等作为臣子的,当然只有拼死一搏,以报效朝廷的厚恩。

    各位,陈士奇巡抚大人在这铜锣峡集中了万余重兵,我部被令驻守铜锣峡峡谷莲花背,除了保护山脚水寨兄弟的安全之外,就是配合大军挡住张献忠的大军。

    各位,今天是流寇逼近峡谷的第二天,若本将军所料不错,今天也将是我蜀军与流寇决一死战的第一天,大家可整顿兵马,与本将军共同出征,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众人心中一凌,纷纷抱拳称是。

    看到众人情绪调动起来,杨展一下抽出手中的宝剑,对众人说道:各位,这铜锣峡乃重庆门户,遏长江下游之咽喉,我等在铜锣峡布下重兵,流寇若想攻陷四川,必先攻占重庆。若想攻占重庆,必先攻下铜锣峡。

    各位,流寇的残暴,大家可是早有耳闻,想那张献忠攻陷凤阳,掘大明祖坟。屠襄阳王,沉楚王,种种罪恶,无以复书。

    为了不让流寇祸害我们蜀中百姓,为了保卫我川省数百万民众,大家定要打点精神,以将流寇牢牢的挡在这铜锣峡之外。

    各位,今天将是决定胜负的一天,若谁贪生怕死,私自退却者,到时候休怪本将军不讲情面,将一律格杀勿论。

    看到杨展手中那闪闪发亮的宝剑,杨昭仿佛感到脖子一凉,跟着众人高声称是。

    队伍迅速集合,杨昭赶到前面的栅栏前面就地驻扎,看了看身边,所部被安排在山路的左侧的一个一个不规则的小山坡驻防,山坡上到处都是树木,杂草,这百二十人隐藏在树林、杂草之中,显得稀稀拉拉的。

    这铜锣峡在长江北面,长江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如此水流变得异常急促,这铜锣峡上方设有水寨,如此不但拦住大西军的水军,而且还挡住大西军陆路通道。

    明军步军大营与水寨大营成倚角之势,在右侧那是蜀军的水寨,里面大概有数百艘船只,借着峡谷可以顺江而下,攻击下游大西军的水军。

    透过浓浓的雾气,杨昭低头望去,在东边5里处是大西军蔓延数里的营寨,在10里开外,则是大西军水军,密密麻麻的帆船如雨点般塞满整个川江。

    杨昭等人驻防莲花背,乃步军、水军结合部位,也是大西军攻击重点,杨昭暗自琢磨,这大西军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们有什么方法攻陷险峻的铜锣峡,抢占重庆,霸占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