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学 > 大宋西军 > 第七十四章 大考

第七十四章 大考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日后,宴席结束,各个老卒带着无限的豪情走了。能在余生中,再次见到当年的袍泽,对于这群厮杀一辈子的老人,足够了。

    没有一个老卒提出说自己需要帮助,傅太公也没问。这三日,只是吃酒聊天,累了便睡,睡醒了便继续聊。

    傅晓闻,傅晓鞍兄弟俩也是在旁陪了三天。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群老卒当年将命交在了傅太公手里,跟着傅太公出生入死成就了傅太公的赫赫威名。

    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傅家如今的一切。所以傅太公没问,老卒也没提。他们之间不需要这些客套,既然傅太公能将他们找来,自然也就能知晓他们家中的情况。

    就在这三天里,只在第一天露了次面的傅滨,傅沣二人便是忙活此事去了。家中经济困难的,便送钱送粮,给予工作。家中无壮年男丁,孤儿寡母,老人体衰导致受人欺负的,是傅滨亲自领着众多学生上门,收其家中子为弟子。

    若是有想投军搏个前程的,便会得到书信一封,拿着书信去西军说找傅源,自会有人接收安排。这是老卒们当年舍了命命为儿孙换来的机会,老卒们心安理得。

    在傅太公了了这心血来潮的愿望后,傅家最重要的事就变成了傅晓闻,傅晓鞍二人的前途一事,因为过了年便是大考之年。傅晓鞍的第一步能不能走踏实,全寄其中。

    傅晓闻是自知学文不精,家人们也无人逼迫他,只期望他能好好发挥便是。只是苦了傅晓鞍,傅太公的督促尚还应付的过来。

    但面对自己娘亲及两位婶娘组成的“娘子军”,傅晓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尤其是小妹傅若萱再掺和进来后,更是让傅晓鞍毫无招架之力,只得乖乖待在书房认真温习。

    娘子军们也是提前便为傅晓鞍准备各类考试物品,说来也怪。傅太公兄弟六个,之后也是生了傅滨,傅源,傅沣三个儿子,三人的堂兄弟也是有十几个。

    可到了傅晓鞍这一辈,皆是独子。大伯傅滨更是只孕育出了一女,便没了动静。这就导致傅晓闻,傅晓鞍兄弟俩地位非凡,而且三兄妹比亲兄妹还亲。

    如今大哥傅晓闻于文途上是指望不上了,一家人自然都把希望寄托在傅晓鞍身上。大伯娘发动自身本土居民的优势,将考试时所需要的人手都安排妥当了。

    傅晓鞍的娘亲毕素琴,则是亲自为儿子,侄儿二人赶制衣物。三婶娘则是大秀厨艺,为兄弟俩准备耐储存的点心,毕竟从解试开始便是要将考生隔离的。

    就官府提供的饭菜,吃了还不如不吃。要说这些文官是真心不做实事,在自己还是书生时,受那隔离之苦是骂声不断,结果做了官员之后,没有一个人说去改变此种情况,为后进学生谋取福利的。

    傅晓鞍此时便被堵在书房内,也算是提前感受隔离的感觉了。而乡兵队伍的一应事项,则是放手给各个都头掌控,他们都是傅晓鞍以后准备倚重的将军,正好借此机会再磨练磨练他们。

    在这样的环境下,傅晓鞍度过了他人生中最无聊的一个春节以及接下来的数个月,终于是硬挨到秋季解试开始,傅晓鞍才得以从书房中解脱出来。

    考前休息了两天,这一日,吃过早饭,傅晓闻,傅晓闻,傅晓鞍俩兄弟便在家人的注视下,由仆人,护卫簇拥着上马前往考试地点。

    到了延安府府衙,挥手告别裴岩为首的一干人。兄弟俩由判官所安排的衙役带领,进入考试场地,而裴岩等人也是去早就安排好的客栈等候。

    解试自然难不住傅晓鞍,便是傅晓闻应付起来也是轻松写意。傅晓闻在文途上的不足是对比“妖孽”傅晓鞍,若是同其他同龄人对比,傅晓闻也是小天才一名,不然当初也不会能和傅晓鞍一同考进国子监。

    兄弟二人皆是报考的进士,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是,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10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10条。

    耗时一天,傅晓闻,傅晓鞍兄弟俩才从考试院中走出来了。俩人碰头连话都没搭,便匆忙命裴岩带路去客栈歇息并解决生理问题。

    晚上回到家,俩人也是草草洗漱完便上床休息了。以俩人的体质,这折腾一天尚有些难受。那些身体素质远不如二人的书生之惨,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还是有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猛士”!契而不舍的在科举一途上挣扎着,临安有一考生,头发已是花白,依旧坚持参加科举,最终以古稀之龄考上进士。

    由此可见宋朝文人对科举出身的重视,解试只是一天,捱一捱也就过去了。进京的省试可是连考三天!接连三日,日日待在自己的小隔间里,吃不饱,睡不好。这若是来个身体虚弱的,怕是连命都得交待于考场上!

    而能挺过这三天尚不算完,紧随其后的便是殿试,难倒是不难。能过省试的,皆是当世文学造诣深厚的一批人,过一个形式上的殿试还是颇为轻松的。

    就怕一个心神恍惚,殿前失仪。轻则贬至榜尾,重则驳出此次榜单,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白费不说,说不准还会连累亲朋及后人。

    皇家是对已经做了官的文人优待有加不错,而且因为各种原因,对犯错文官容忍度极高。可不代表皇家对你一个尚未入职,小小的进士也会百般包容。

    所以这殿试,水也是深的很。对待那些前来指导的宦官等人,还是要恭敬一些,不然人家少说半句话,就可能毁了你这一生的前途。

    这些宦官能在宫中这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斗兽场”中出头,得以被托付指导新生代进士的工作。当真是没有一个善茬,每个人嘴里可能都断送过一两条人命。

    惹怒了他们,让你一个新科进士摔个大跟头,还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过了省试便万事大吉,殿试只是官家看看新臣子的形式,这般想的,基本都没有啥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