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学 > 大宋西军 > 第四十八章 无题

第四十八章 无题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傅太公一番话说出,满堂皆静。傅滨是不知道怎么接,他再离经叛道,终归是个读书人。读的是克己守礼,学的是忠君报国。

    官家错了不要紧,身为臣子自当替官家排忧解难。但傅滨不是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读书人,因老爹是武将的缘故,傅滨比任何文人都知晓武将与文官之间的差别。

    就像傅太公说的,天下有几个文人能像范相公那样知兵的?武将中尚是酒囊饭袋层出不穷,更何况一向鄙视武人,不习武略的文官?

    大宋以文统兵,又让武将做副手,若是两者皆明事理还好,但以如今文人的性子,根本不可能。每每皆是文官鄙夷武将,对武将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

    大宋因此吃的败仗还少吗?从太宗时期北伐的的杨业,王侁,再到神宗时期攻夏的种锷,徐僖。如此的例子,层出不穷。

    最关键的是,每次大败,被惩治的主要往往是那些无权武将,而真正的统兵文官反而成了次要人物。

    这有失公平的做法,更是加深了那些文官的骄横之气,也使得越来越多平民出身武将自暴自弃,大宋禁军实力急转直下。

    正是知晓了这些,傅滨才是无话可说。毕竟这个错,臣子改不了。但身为重文抑武的受惠者,傅滨又不能开口反驳,只能默默无言。

    而傅晓鞍不开口则更加简单,他一直认为这个政策是错的。王朝初立,而且还是经历过五代十国那样的惨痛教训。

    扶持文官,打压武将这是每一个上位者都会做的事情。而且武将当权,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但错就错在,大宋连武将于军事上的发言权都给剥夺了。

    而这样的后果便是几次征辽的失利,西夏的崛起,乃至尚未发生的金灭北宋,元灭南宋。最可恨的是,文官为了阶层利益,宁愿输掉国战也不愿让武将翻身。

    傅晓鞍不想再去指责这么一条错误的政策,因为指责这条政策的话语已经太多了,傅晓鞍想的是去做,去推翻这条政策。

    按照后世之梦的话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北宋就是说的人太多,而做的人太少。甚至当做的人出现时,那群空谈之人还会不停的扯后腿。

    见一儿一孙皆不开口的傅太公,也终止了这个让人愤慨的话题,转而问起傅晓鞍接下来的打算。

    “安儿,此次回家,可还回去?”

    “不回了,改扬的名已经扬了,想继续扩大名声,只能等到科举之时。读书的话我与家中也能读,不必再继续留在汴梁。”

    见傅晓鞍如此回答,傅滨也是收起了糟糕的心情开口问道:

    “那你接下来准备做些什么?”

    “留在家中,毕竟明年就是大考,不能再出远门了。对了,大伯,你那发展的如何?”

    “已经开始步入正轨了,像你说的水力机械都开始投入运作了。对了,你说的那种板甲工匠还在摸索中,不过板甲衣确实已经做出来了。”

    听闻此言,傅晓鞍大喜。虽然板甲衣在纯防御力上不如板甲,而且在面对面交战中不如板甲灵活且省体力。

    但在考虑行军,造价等方面后,傅晓鞍更想要的还是板甲衣。至于板甲,自然是要继续研制的,但注定不会大规模配备。

    在傅晓鞍的设想中,全身板甲自然是重骑兵和重步兵使用,而轻骑和步兵主要还是胸甲和板甲衣结合。

    至于再向后,那就是火器执掌战场的天下。想到此处,傅晓鞍便向大伯傅滨说道:

    “不知道大伯您对火药怎么看?”

    “火药?”

    对于侄子的提问,傅滨有些懵懂。此刻的北宋对于火药的使用,还是利用它的利用燃烧和爆炸性能制成的一系列纵火类和爆炸类火器

    例如用于纵火的火箭,火毬,毒药烟毬等武器,还有用于爆炸杀伤的蒺藜火毬和霹雳火毬。至于用火药作为发射药的火枪火炮,则要到南宋和元朝时期方才出现。

    所以傅滨虽听过傅晓鞍说过此类武器,但碍于见识问题,对此却没有那么重视。见大伯如此模样,傅晓鞍便明了大伯对火药并不上心。

    不过也好,让大伯专心于数学发展便是。至于这火药武器,还是自己带人研制吧。距离大考仍有半年时间,再次期间,便是“硬塞”也能塞出一个对火枪火炮感兴趣的人才。

    “大伯,明日我同你去书院走一趟吧,侄儿这有个构思,需要人手帮忙。还有,家中一应工匠也是由您在管吧?我也需要他们的帮助。”

    “好,那你明日便同我去书院看看,正好向你展示展示我的研究成果!”

    ……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例行同大哥晨练完毕的傅晓闻,就随着大伯赶往了书院。如今的书院已经随着傅滨高涨的名声而扩张。

    再留在内城显然是不可能,所以便分开了。学习财会的仍留在原来的驻地,而学习工科的全部迁到了外城邻河处,这也方便他们实验研究出的水力机械。

    书院的书生也慢慢的变成了以农家子弟为主,而那些有意科举的人大多退出了书院。毕竟,书院不教科举考试的内容,反而是教些工匠手艺。

    这怎么能让那群自视清高的读书人继续留在书院里,虽然西北文风偏弱,但秀才的身份也比工匠高贵的许多。

    不过这也随了傅晓鞍的意,自己也不准备入朝为官,不需要在朝中有官员摇旗呐喊,反倒是这群培育出来的工匠和会计,才是傅晓鞍眼中的无价之宝。

    先是巡视了一番内城中的会计学院,只见一群学生在打着算盘记着帐,而另一边则是一群毕业留下的老师打着算盘查着帐。

    这群老师全是领着书院与商会的双份工资,在书院教书,替商会查账。虽然同学生年龄差距不大,但久经磨练的他们很轻易的就能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

    若是真要论起来,怕是傅晓鞍这个真正的“数学”创始人,现如今也比不过他们。看的头晕眼花的傅晓鞍急忙退出教室,拉着大伯向城外工科学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