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学 > 大秦:召唤鬼神吕布,打造仙秦! > 第101章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第101章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第一狂妃:绝色邪王宠妻无度寒门贵子爆萌宠妃狂妻万万岁:腹黑邪君逆天妃绝色丹药师:鬼王妖妃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穿越之绝色兽妃:凤逆天下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当前的危局下,我只能如此。”

    秦始皇颔首道:“倘若小九整顿了廷尉内部,那些世家若有所动作,也一并肃清。”

    “陛下,那些老秦世家可是我大秦的基石……”

    “朕明白,然而变革之需,不得不如此。”

    “除非大秦选择停滞,既然革新在即,这必然是阵痛的洗礼。”

    说完,秦始皇眉宇间闪过一丝苦涩,沉重地说:“朕并非乐见其成,但他们已成绊脚石。”

    白起对此慎之又慎,因为许多老秦世家的子弟曾是他麾下的勇将。

    他们曾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要亲手处置,白起心中何尝不五味杂陈。

    实际上,白起清楚,那些待处理的世家,与他有着难以割舍的关联。

    当年他诈死之事,实则由秦昭襄王背锅,导致军中将领的不满累积至今。

    秦始皇自然明白白起内心的纠结,轻声劝慰:“武安君,此事不必太过执着。”

    “他们早已忘却初衷,只为私利而活。

    他们只是借你为由,掩饰自己的自私。”

    说到这里,秦始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试问,即使你在,他们又怎能改变立场。”

    “人心难测,如今的变化,连我都无言以对。”

    白起岂能不知,毕竟那些人曾是他心中的忠诚伙伴。

    世人皆视他为屠夫,冷血无情,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对生命无比珍视。

    因此,每一场战争,他都精心策划,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一个不慎,酿成兵士的浩劫。

    他们身后有家有室,每次出征,他都告诫自己,定要确保他们平安归来。

    第二日,朝会如期举行!

    赢耀亦出席其中!

    赢耀的到场,是朝臣们意料之中,但这次,他们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戏谑。

    尽管他功勋卓着,完成了驰道的建设任务,但当前的朝廷架构已满员,没有一个位置能容纳他。

    御史大夫、左右丞相和太尉的位置已被占据,赢耀无处插足。

    九卿中也没有适合他的空缺,每个位置都有人选。

    当然,御史大夫冯去疾或许是个可能,但他位居三公,秦始皇不会轻易更换。

    以赢耀的功绩和才能,担任御史大夫绰绰有余,况且世家和百官都不会允许他取而代之,这是他们的底线。

    赢耀是第一个呈递驰道竣工奏折并交予朝廷的人。

    何时开放,还需秦始皇和群臣商议。

    今日朝会上最令人意外的是,尉缭、王翦和蒙恬三人竟同时出现。

    他们是军中的三大巨头,一同上朝,显然是为了支持赢耀的回归,目标昭然若揭。

    秦昭审视着赢耀呈上的奏折,微微点头道:“小九,你的辛勤朕看在眼里。”

    随即,他未待群臣发言,即刻宣布:“小九,你的功绩不容忽视。”

    “说吧,有什么愿望,今日朕都愿予满足。”

    韩非迅速上前,建议道:“陛下,依臣之见,公子耀可继续督造驰道,待大道竣工,郡县工程亦需有人统筹。”

    赢耀淡然一笑,反讽道:“老韩,你倒是轻松,不如你来试试。”

    韩非的话语仿佛触及了他的逆鳞,他毫不客气地驳斥回去。

    韩非猝不及防,面色微红,心中懊恼自己失言。

    尉缭在一旁冷笑,插话道:“这便是不知感恩之人,任何事物皆非天上掉下的恩赐。”

    蒙恬目光犀利,望着韩非,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公子耀独挑重担,已是难得,岂能再做牺牲。”

    王贲赞同道:“确实,即使十个我,也无法完成如此重任。”

    李斯提议:“陛下,韩大人既然对此充满热情,何不让其负责郡县道路的修建。”

    淳于越附和道:“是啊,我和李大人还有其他事务,确实需要公子耀的协助,韩大人接手再合适不过。”

    韩非等世家与诸子官员皆愣住,这场会议显然早有预谋。

    他们的立场已昭然若揭,支持赢耀,任何异议都将面临挑战。

    秦昭转向荀子,询问:“先生,有何见解。”

    荀子从容起身,陈述:“臣以为,让公子耀继续外任并不妥当,他已贡献巨大,不宜再增添负担。”

    荀子深知,强行让赢耀远离中枢已不可能,君意已决,无法动摇。

    韩非看着荀子,心中愤慨,荀子此举无疑是打了他们世家的脸。

    他暗自思量:“老夫子,我们本是一路人,为何要如此。”

    韩非虽不愿做那个出头鸟,但此时此刻,他的沉默只会显得更加突兀。

    秦昭宣布:“罢了,小九的功绩,朕心中有数。

    小九,朕命你为大理寺卿。”

    此言一出,满朝皆哗然,似乎蒙毅的职位将有所变动。

    然而,蒙恬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臣蒙恬坚决支持陛下的决定。”

    随后,蒙毅也表态:“臣愿让位给公子耀,让他担任大理寺卿。”

    秦昭微笑道:“各位勿需慌张,朕还有后话。

    蒙毅将转任度支令,赢腾接任太史令。”

    此言一出,众人的疑惑逐渐消散,一场宫廷权力的游戏正在悄然上演。

    冯去疾忽然领悟到,嬴政先前召集李斯、王缩和蒙毅入宫,实质上是为了处理高耀的任职问题。

    作为首席御史,他竟被排除在外,这清晰地表明他的信任已经动摇。

    嬴政的这一举措,昭示着他对世家和百家学者的信任度正在减弱。

    王绾微笑着说:“陛下英明,让九公子担任廷尉,真是恰如其分。”

    王绾以往保持着中立,但现在局势已然变化,他明白需要顺应时势调整立场。

    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扮演和事佬的角色。

    高耀私下里为李斯和王缩提供了丰厚的利益,他们达成了默契,共同推动学宫的建立。

    对于军方三大巨头来说,得益更为显着,他们装备精良,得益于嬴耀的慷慨投资。

    而且,全军都在推广嬴耀提供的功法,资源主要出自他的支持。

    如果他们不站在嬴耀这边,那简直是不可思议。

    荀子无奈地摇头,冯去疾的行动过于急躁,世家和百家显得过于自信,误以为皇帝畏惧他们,或是担忧百官集体反对。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只要嬴耀愿意出钱,军方和李斯、王绾都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他。

    蒙家公开表态支持,意味着他们已把赌注押在了嬴耀身上,扶苏这位长公子则彻底失去了蒙家的支持。

    显然,嬴政更倾向于让嬴耀成为未来的储君。

    面对愤怒的官员们,嬴耀傲慢地说:“同事们,谁能像我这般成就一项工程,廷尉的位置就归他。

    有本事的,尽管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