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学 > 华娱请回答!1997 > 第二十八章 凄凉的华国电影行业

第二十八章 凄凉的华国电影行业

作者:你的林羡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韩三品办公室内,曹青在穿越过来这么久后,终于第一次真正见到了这位未来影坛顶级大佬的真人样貌。

    和二十年后在网上看到的韩三品照片不同,曹青真正见到的韩三品,相貌相当普通,身上穿着的衣服也就是一件简简单单的灰色中山装,相貌犹如一个老农,看起来沉默寡言的。

    不过这也就是看起来,在经过简单的一段交流之后,完全明白了曹青此行前来目的的韩三品一下子就变得言辞锋锐,不那么好打交道起来。

    甚至于,这位将来的内娱教父还能就为了百分之一二的投资份额、零星的一点影视收入而跟曹青算得清清楚楚。

    犀利、霸道,绝不吃亏,但也不大占对方便宜,这是经过几轮交锋之后,曹青对于韩三品这位将来内娱大佬的印象。

    好不容易的,在经过了个把小时的商谈后,曹青终于和韩三品就具体合作协议上达成了统一认识。

    到了这时候,韩三品脸上的表情终于变得不再那么严肃,甚至于最后他还亲自送了曹青一程。

    一路上,曹青和韩三品就着影视圈问题随意聊着天,很快就到了北影厂办公楼的大门口。

    在这里,曹青看到出口楼道边的荣誉墙上挂着一排排的知名导演照片,这一大批的导演照片中陈凯哥,姜闻等人历历在目,看起来倒是让人不自觉的心中就有一股独属于电影人的热血沸腾而起。

    “这就是独属于中影集团的厚重底蕴,即便是才刚刚经历过改组,但毕竟它前身是拥有着之前数十年电影历史的北影制片厂,始终还是底蕴深厚,人脉关系密布整个影视圈内。”

    “和中影集团合作,对于我的腾达影视娱乐公司而言,定将会是一次极大的促进提升机会,直接就能将我的腾达公司给带上发展快车道。”

    “这步棋,我想我下对了。”

    心中默默犯着这样的想法,曹青心中对于中影集团的重视程度不自觉再次提升了一个层次。

    其实说起来,和拥有张一谋与冯晓刚这两大国内顶级导演坐镇的新画面与华谊相比,目前中影的制作实力并不算强,甚至在这三者之间还算得上是最弱的。

    不过和这两家并没有多少底蕴的私人电影公司相比,去年刚刚由原中影公司、北影制片厂、华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华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华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中心、京城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八家单位重新洗牌组合而成的中影,旗下却足足拥有大小十几家制片厂。

    这其中所包含囊括的不仅仅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灯光师、剪辑师、化妆师数量简直不要太多,而且还有着诸多的复杂关系卖脉络,这些关系脉络以及电影幕后人员才对曹青的腾达影视娱乐公司拥有着最大帮助。

    而作为目前中影集团副董事长的韩三品,虽然他目前就连职位都还没有完全坐稳,中影集团内部还有很多人依旧还不服他,但是对于熟知他未来发展成就的曹青而言,却在心里对他有着远超其他人的绝对重视。

    韩三品这个人,本身家庭背景就算得上是不错,而且年轻时还做过知青,当过四年空军地勤兵,后来赶上高考恢复,考上了四川大学中文系。

    在那个年头大学生还是相当稀少的,这也导致了他直接大学刚一毕业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川省峨眉电影制片厂,然后他一路从照明工做起,慢慢一步一步往上攀爬。

    照明工、文学编辑、场记、助理导演、副导演、联合导演、导演,最后一路做到了副厂长;又在前年,也就是他41岁那年调任京城电影制片厂,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厂长。

    去年,在京城制片厂被并入中影集团以后,他更是一举成为了中影集团的副董事长,等到再过七年他还会一举升任至董事长。

    并且率领中影集团一举超越其余三大电影集团,直接让将来的新生代们,全部忘记了今年和中影集团一起改组成立的上影,西影,长影这三个集团,而默认整个华国的电影都得挂靠在中影名下。

    所以说,韩三品这个人,哪怕是他在中影集团内部的如今地位并不稳固,但是曹青依旧格外相信他。

    这种相信,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知道未来,但同样的也有一小部分是相信韩三品个人身上的人格魅力。

    对于他这样一个能够从毫不起眼照明工一路晋升成为中影集团副董事长职位的完美职场人,就算是不知道未来历史,曹青也绝不相信他会一直出不了头。

    华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说的就是如此。

    即便是韩三品这个人,因为一路绞尽心血攀爬而上的经历而性格相当强硬,行事作风很有一种川省袍哥的感觉,但对于重生过来的曹青,如何拿捏自己跟韩三品之间的关系,他心里依旧有着绝对的尺寸。

    走出中影门外,辞别了一路将自己送到门口的韩三品,曹青在回去的路上,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自己也要尽量多的为腾达影视公司笼络签约一批未来的第6代导演,这个想法倒不是突如其来,其实曹青在很久之前,别早已有过这样的想法。

    只不过后来是因为自己公司各方面的不成熟,以及各种事情的拖累,所以导致曹青慢慢放缓了一部分这种计划而已。

    但是在刚才他跟韩三品聊天时,他无意的从韩三品口中得知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这位才刚刚上任成为中影集团副董事长的大佬,居然在去年刚刚上任之初便发起了“青年电影工程”项目,资助了好一批第六代导演,这其中还包括了例如路学长、王晓帅、王安全、阿年、管某人等等一大批后世叫得出名字的电影人。

    韩三品的这种做法,瞬间就激起了曹青的危机感,本来已经相当满意自己在穿越这两年多以来所干出来成绩的曹青,一下子便觉得自己进度其实并不算快了。

    回到腾达影视娱乐公司内,对于此事颇为忧心的曹青直接叫来金微笑,开始跟他一起商量关于接下来如何为公司招收合适新人导演的办法。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曹青决定按照金微笑所说的,等到《一代宗师》拍完之后,公司内部的现金流稍微充裕一点时,直接就召开一场记者发布会,在记者发布会上宣布新人导演扶持计划,以此来吸引全国那些拥有才气但尚未成名的新人导演加入腾达公司以内。

    对于这个新人导演扶持计划,曹青在和金微笑认真商量以后,具体给出的新人导演扶持名额是每年三位。

    这三位新人导演只要一加入腾达公司内部,腾达公司就直接按照他们的剧本每位给予200~500万的拍摄扶持资金。

    如此大额的一笔扶持资金以及公司资源扶持,就连曹青自己在起步时条件都远远不如他们,想来对于如今这个尚未被煤老板持金乱入的影视圈有着巨大诱惑力。

    到时候,腾达影视娱乐公司完全可以对全国那些新人导演进行大规模挑选,就像是一场选妃海选一般,在给腾达影视娱乐公司带来巨量热度曝光的同时,还能让腾达影视公司的后备人才库很快获得充实。

    在跟金微笑商量完了这个计划以后,曹青心中的那些担忧情绪终于被他慢慢放下,他开始真正思考起如何拍摄自己的第三部电影《一代宗师》来。

    作为一个从未拍过文艺片,前两部电影全都是喜剧片的导演,曹青在这段时间里特意调查过目前国内常年走入电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群数,最终调查出来的结果大概是600~700万左右。

    除了这批人以外,除去那些根本从不进入电影院的盗版碟片忠实观众以外,其余那些观众群体可能好几年才会进入电影院一次,所以他们能够给曹青这部电影所贡献出来的票房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曹青目前真正需要认真抓住和看重的,也就只有那600~700万常年进入电影院买票观看的忠实观众而已。

    而对于那些偶尔买票的,他虽然不能说完全不需要在意,但是能否吸引他们进入影院为自己作品买单完全都只能听凭之后的运气了。

    如果曹青这部作品能够特别出色,他们或许也会进入电影院观看,但是对于这一点,哪怕是即将拍摄《一代宗师》这部文艺片的曹青自己,也感觉相当困难。

    经历过这么两年多以来的影视拍摄经,曹青早已发现有很多东西并不是一定说评分越高就能越卖座的,文艺片和商业片完全是两种类型。

    像他那一部《疯狂的石头》,最终在影视风华系统里面的评分是7.0分;而他第二部作品《宿醉》,则在影视风华系统里面的评分只有6.8分。

    但偏偏就是这个只有6.8分的作品,在票房上差不多拿到了《疯狂的石头》三倍数量的票房,这其中固然可以说是拍摄第二部电影时,曹青所能动用的资源和资金都得到了不小提升,但也能够明确说明电影的评分和电影最终取得的票房并非是完全挂钩的。

    而且除了宣传、人脉、作品质量以及运气方面,拍摄电影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那就是整个国家的环境以及电影大盘。

    其实说真的,华国国内的电影圈资源在7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初期的时候,一直都是相当OK的,在当时票房最高的那几年里,全国所有电影观影人数加在一起甚至于达到了200亿人次,这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数字。

    别的不说,就说1982年李连杰那部《少林寺》,就在全国当时票价一毛钱一张的情况下,直接将这部电影的电影票房给干到了一亿出头,这种疯狂程度后世哪部电影能够相比。

    在1982年全国票房一亿出头是一种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当时,整个全国平均票价才一毛钱左右,这也就意味着这部电影的观影人数突破了十亿,如果换成后世那些票价,这部《少林寺》的票房收割能力甚至比起战狼还要高出六七倍。

    不过这也就是受限于时代原因,这种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也就持续了这么二十年,等到90年代中期全国电视机、影碟机开始大量出现,别说这种疯狂的观影现象再也无法出现,甚至就连华国电影圈的整个票房大盘都直接一举萎缩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

    不过是仅仅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华国电影圈的全年观影总人数就从之前的百亿级别直接一把降到观影人数一亿不到的程度。

    曹青来的那年,也就是1997年,全国的票房大盘总数还有将近二十亿;到了1998年,这个票房大盘总数直接就降到了14、5亿的程度。

    而到了1999年,因为南斯拉夫使馆那次案件影响的原因,整个华国内地更是有将近半年左右的时间都不允许上映任何好莱坞电影。

    在没有了那些好莱坞电影吸引国内观众进入电影院的情况下,1999年全年的电影票房直接一举降到仅有8.6亿的程度,并且这8.6亿还有2135万的票房是曹青贡献的,这和何其凄凉。

    而就是这种凄凉的场景,还依旧需要维持两年,一直到2002年国师张一谋那一部大片《英雄》出世,这真正第一次掀起了国产电影票房崛起的潮流。

    然后再等到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国家一纸通告电影行业不再是华国宣传喉舌,脱离官方性质,允许私人资本开始正式进入电影行业的报告出现,华国才不再成为所有商业投资人望而却步的领域,华国电影行业正式进入腾飞时代。

    所以说国师张一谋对于华国电影行业的崛起有着重大意义,如果没有他,就算后来再出一位其余的电影大师,那华国电影的腾飞时间也至少得在拖慢一两年。

    这就是张一谋对华国电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