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财政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免费文学 www.mf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发了一会狠,又有些丧气。

    王在晋正准备清理蓟辽,如果再招惹其余边镇,一旦处处兵变,自己可就会闹个灰头土脸了。

    不动又不甘心。

    罢了,那些十三道御史人事不干闲的蛋疼,派他们去清理试试,也不给定额了。

    估计这帮御史也清不出多少,倒是个人钱包铁定会鼓胀不少。

    能清多少算多少,拿小本本记下了,这都是翻后账时的黑材料。

    有些自嘲,这算不算给人挖坑?

    堂堂皇帝居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传出去真的让人笑掉大牙。

    算计一番,换了个笑脸:“郭尚书,眼下财计窘迫,有没有什么办法稍加缓解?”

    “臣实在是没什么好办法。”见朱由检立马一脸失望,咬咬牙到:“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就看陛下怎么想了。”

    “说说看?”

    “开矿禁,改榷税,开海禁,严盐税,能做好一件就能缓解财计。”

    尼玛,我这么配合你,变脸变的都快抽筋了,你居然给我挖坑!

    朱由检听了只想挠头。

    这几条都是巨坑,后世分析烂了的。

    开矿禁,万历干过一次,落了个臭名远扬。

    至今还有个‘明亡于万历’的论调,如果万历地下有知,一定会蹦出来大喊‘朕不背这个锅’。

    而且,此一时彼一时,江南现在已经敢将魏忠贤派去的东厂番子打死了。

    虽然现在矿利表面上都被私矿瓜分,可如果说私矿与士绅没关系,打死他也不信。

    如果收矿税,铁定会‘民’乱不止。

    现在他对此确实无能为力。

    开海禁,如果没有水师,就不说海商利益集团了,光是管理成本就让人头疼。

    开了海,朝廷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权力运行需要,都必须维持一定秩序,否则就会严重打击朝廷威信,威胁朝廷统治力。

    大明现在有维持秩序的能力吗?

    没有!

    收编郑芝龙维持秩序?

    拜托,那是郑芝龙的秩序!

    只有大明想换谁就换谁,走了谁都照样可以,那才是大明的秩序。

    也只有这时候,大明才能从海贸中得利。

    要做到这些,必须等朱由检的水师训练有成。

    而且,必须让海上收入超过海上支出,否则开海依然得不偿失。

    当然,海关每年不说像郑芝龙‘岁入千万’那么多,收个百万还是很简单的,养一支水师绰绰有余,可前提是先得有水师。

    榷税,也是麻烦,不比开海禁得罪的利益集团少。

    榷税,应该列入商税了,有许多种。

    以茶税为例,前世有浙江一年茶税12两的说法。

    这没毛病,不过不是东林党干的,也不关魏忠贤鸟事,这是大明的祖宗旧制。

    具体说就是大明对茶园收税,‘每茶十株,官取其一,征茶二两。’

    问题是,后来实际征收时变成了征收宝钞,一两百年下来,定的宝钞税额没变,可尼玛的宝钞币值变得与擦腚纸差不多了,以前价值二十多万两银子的宝钞现在只值12两银子。

    改榷税?

    可想而知影响面会有多广,朱由检觉得暂时还是不戳这个马蜂窝的好。

    何况,他没有可靠的人去执行!

    “盐税是怎么个说法?”

    “陛下,如果整顿盐法,无外乎严查私盐提高官盐数量。”

    拉到吧,严查?

    以大明官吏的尿性,多查出的那点够不够增加的行政成本?

    其实,真想改盐法,还是恢复开中制好一些。

    所谓开中制,就是商人运粮食给边军,朝廷给商人盐引作为报酬。

    不过到了明朝中期,户部尚书叶淇改开中制为纳银买引,就是直接在盐场那边交银子买盐引,免去盐商长途运输之苦,户部又能增加收入。

    当然,他肯定不会告诉你,他家就是江南大盐商。

    而且,要命的是他没对本来由商人负责的这部分军粮供应做出安排,而是直接发银子。

    结果自此之后边关粮价飞涨,军士生活顿时困难很多,大大增加了军士逃亡的数量。

    毋庸置疑,开中制弊端很多,比如权贵外戚利用权势不运粮就能搞到盐引。

    但是,有弊端的军粮供应总是比没有军粮供应好吧!

    当然,如果能整顿吏治并对边军粮食供应做出安排,还是纳银合算。

    很简单的算法,每人按年消费30斤计算,1.5亿人就是45亿斤,折合盐引就是2000多万,每引别说5钱,就是2钱银子都不是小数。

    据说扬州盐商能动用数以千万计的银子,还不是在这里面偷的。

    抛开利弊不说,这几条都得借助于官僚体系来执行。

    如果你对官僚体系有信心,尽管放手去做吧!

    朱由检坐在那里发呆,郭允厚说的他都知道,只是都不是现在能做敢做的,这让他很无奈。

    作为皇帝,想收拾哪一个人不要太简单,可要想收拾一个集团就得好好掂量一下了。

    目前来说,也只有一个太监集团是他敢动的;一个皇亲集团也敢动,不过后果会很严重;勋贵外戚或许可以,后果莫测。

    收拾太监,不但没人阻拦,还会有n多人叫‘皇上圣明’。

    收拾皇亲,别人也只会冷眼旁观,不过会不会再出一个宁王可就难说了。

    收拾勋贵外戚,文官肯定会袖手,不过后果不好说。历史上,崇祯的五皇子就是被吓死的,死前大喊皇帝薄待外戚。

    收拾文官集团?别看文官没枪杆子,他们有一百种阴招坑你。

    郭允厚见朱由检直摇头,又道:“还有加征辽饷之法,只是弊端甚多,恐怕得不偿失。

    请陛下恕臣无能,除此之外,臣实在是无计可施了。”

    “加征辽饷之说,以后提也休提。”朱由检一口否定。

    开玩笑,等财政稍有起色,我还想给五省免一些辽饷呢。

    “陛下,还有一事,您登基时已经减免了一些陈年逋赋,但现在各省府多有抱怨,均称税赋沉重,民已不堪其负,请求再减免一些逋赋。”

    “郭尚书怎么看?”

    “臣以为,此风不可涨。

    各地欠赋由来已久,历代先帝也多有减免。

    如果是平常年份,免了也就免了,可现在财计窘迫,免不得啊。”

    朱由检叹了口气,意兴阑珊:“就依你之见,下文申饬吧。再上个逋赋题本,朕会让阁臣就此事拿出个章程。

    郭尚书提的几个办法都是对的,只是朕困于时局,现在还不能做。

    你回去将这些想法整理一遍,如何做怎么个章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用密奏交给朕。

    还有,朕听闻你尚算清廉,不过朝中的一些陋规估计你也不能免俗,朕对此既往不咎。以后,能不收的就别收了,否则……

    郭尚书退下吧。”

    “遵旨,臣告退。”

    出了文华殿,郭允厚直想大笑!

    密奏之权!既往不咎!

    很明显,皇帝对他已经视作心腹了,即使不是心腹也是近臣。

    ——————

    魏忠贤在东厂衙门大堂里也在发呆。

    君心难测,说起来皇帝好像很神秘。其实皇帝也是人,皇帝的想法也是可以猜测的。

    这个皇帝的想法他就看的很清楚,既想用他,又不是太信任他,要打压他,免得他尾大不掉威胁到皇帝。

    当然,还有一个基本可以排除的可能,就是稳住他再收拾他,从几次见面交谈,他已经确认了这一点。

    只是,皇帝还是太年轻,也没有经验,做事难免漏洞百出。

    想让朝堂动起来,想法是好的,可是还要用他的消息已经传遍内外,还动个屁啊。

    在皇后面前说这个,皇帝你也不看看皇后宫里多少人,皇后又是哪里人?

    让我不要声张,你倒好,闹得满城皆知,玩个屁!

    “小的恭喜厂公,贺喜厂公。”李朝钦进来,见魏忠贤心不在焉的样子,忙凑趣道。

    “喜从何来?”

    “厂公就别逗小的了,消息都传遍了。”

    “传遍了?”

    “当天就传出来了。”又凑过来小声道:“还传说皇帝陛下梅开三度呢,据说皇后次日午时方起床。”

    魏忠贤正在烦心时,闻言一个大嘴巴就扇了上去:“滚,乱嚼舌头,信不信爷给你拔去?”

    这事办的,搞砸了!